“确实不知道是谁存的?”徐士言问。
“不知道。我要求还是查一下。毕竟我今天才刚入职,小言卡上就多了这么多钱,不正常。”尚青云说。
“那行。这事,我亲自来盯,应该很快就能有消息。”徐士言说完就去找郝亮了。
尚青云继续回办公室和小李整理受害者资料。他负责的是母亲胡慧的资料。在众多的信息中,他按照胡慧的成长历程一条一条地捋清楚——
胡慧的生身父母不详,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她所在的那家孤儿院在北郊,正巧是周家慈善机构名下。尚青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中微动。
而后,他发现胡慧一直在那家孤儿院长到十八岁才独立出社会闯荡。不过,在孤儿院调取到的领养记录上,胡慧十八年间,曾先后经历过三次领养,分别是在十四岁,十六岁和十七岁。领养她的这三个家庭,背景都很不错,按当时的情况来看,算得上是富裕之家了。
可问题是,这三个家庭在领养胡慧之后,纷纷在几个月后就把她给送了回去,第一次被领养的时间有十个月,之后的两次分别是七个月和三个月。
这三个家庭,送她回去的理由竟然都是偷东西。这就很有问题了。因为第一次被退回后,胡慧在孤儿院的档案上就有偷盗的记录,后续再领养的父母是可以看到的,他们既然知道胡慧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还决定领养,便相当于是默认了她这个缺点……
这档案做得也有些太过敷衍。不知是那些领养的父母不负责任还是孤儿院的档案管理员,太马虎。或许,这档案本身就是假的!
尚青云在这条信息后面做了个备注。继续往下捋——
胡慧从孤儿院出来之后,先是在北郊的饭馆里打杂。这期间因为人生得漂亮,和饭馆老板的儿子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不到,饭馆老板的儿子娶了别人,胡慧被老板炒了鱿鱼,辗转来到了帝都北城区的一家酒吧当服务员。这份工作她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期间,也交往过两个男朋友,不过都没有结果。
第五年的时候,胡慧辞去了酒吧的工作,开始摆地摊卖袜子。资料上显示,也是在这一年她生了胡青。胡青的父亲是谁,目前还在调查。
但是胡慧在生了胡青不久,就租了个店面,开起了服装店。位置就在东城区酒吧街不远。据尚青云了解,就算是几十年前,那个地段的店面也不便宜。按胡慧当时的经济条件,要想撑起一家服装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她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是尚青云发现的第二个疑点。再次标注好后,他又继续往下捋——
胡慧对胡青的教育说不上好,有邻居反映,在胡青小得时候经常能看到胡慧当街打骂孩子。有时候,胡慧去外地进货,胡青一连许多天都吃不上饭,邻居们看着孩子可怜,经常接济。那孩子就像是蹭吃蹭喝蹭着长大的。还有的邻居反映,说胡慧造了孽,经常骂胡青是拖油瓶,因为胡青耽误了她再婚,甚至有两次邻居们看到她带着胡青去玩儿,回来时就只有她一个人,邻居偷偷报警,胡慧无奈之下,才又把胡青给找回来。
尚青云看着这些收集来的消息,就一个感觉:这个胡青恐怕不是胡慧亲生的儿子吧?如果是自己生的孩子,就算生活再艰难,作为母亲这样对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没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