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和样书已经到了,陆扬觉得c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有给他发邮件,告诉他这件事。
打开电脑,登陆邮箱后,陆扬发现收件箱里果然多了一封c出版社收稿编辑三文鱼的一封新邮件。
点开邮件一看,才知道c出版社不仅已经把合约和样书寄给他了,他的第一笔稿费4500块,已经汇入陆扬写在合约里的银行账号上。
前几天,陆扬已经把第二集的稿子发过去了,按照规矩,第一集文稿的稿费会押着不发,稿费从第二集稿子开始发放。
陆扬先后发了两集稿子过去,正好拿第一笔稿费。
4500,在2013年的时候,不算什么。
那个时候,人民币大肆贬值,木匠、泥瓦匠一天的工钱都要两三百块,一个月都拿六七千,甚至上万。
但在2003年,4500,对那些底层民众来说,还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2003年,木匠、泥瓦匠每天的工钱只有四五十块,甚至三十块一天的都有,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未必能挣到一千块钱。
这个时候,陆扬一学年,两个学期的学费也就不到四千块。
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才两千块,平均每个月伙食费加上其它开销,仅仅四百左右。
在这样的时代,4500,对陆扬来说,真的不少了。
最重要的是,4500不是他一个月的稿费,仅仅只是一集稿子六万五千字的稿费而已。
以陆扬现在的写稿速度,一晚上六千多字,十天就是六万多,再加上两三天时间,将稿纸上的文字输入到电脑里面,做成电子文档格式,一集稿子,也要不到半个月时间。
一个月,陆扬最少能写两集稿子。
一集4500,两集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