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有的时候,只要把手下的资源利用好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就算有一点小的误差,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出问题。

稍微放一下,事情会变得轻松很多。

当然,斐凝给嘉月的“建议”,只是针对一些就算导演不做二次确认或提前确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事情上。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在剧组也是如此。

嘉月掐着点结束自己的寒假,超过二十一天的时长,沈妍也算是半推半就地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且调整了部分自己的工作方式。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她对演技的追求。

她是一个会讲戏的导演。

这对很多演员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

虽然沈妍在前期筹备的时候拒绝花重金请来流量明星露面搞热度,但精挑细选之下,还是有当红演员成功获得角色。

苏又齐入行五年,前三年总是演一些不温不火的东西,一直没火起来。后来顺着耽改101的东风一炮而红,被一众粉丝封为“美人”,在历经了被迫和男人搞c以及一百零八式提纯拆c的营销之后,他微博的粉丝人数成功从三百万一跃到一千万百万,片酬也有了质的提升。

可他不满于此。

虽然他红了,但圈里圈外都有人说这是借助耽改的红利。有人说他演技平平,靠着耽改的原着滤镜以及c滤镜以及对男人演耽美剧的滤镜,硬是被粉丝吹成了内娱演技之王。也有人说他不过是昙花一现,只能演些小情小爱的动作,上不了台面。

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很清楚耽改剧只是一次鲤鱼跃龙门式的机会,割韭菜,收粉丝,提高自己的商业价值。可是演技,他的演技和红之前一样,都没有什么出彩的部分。

这次《阳光》的资源是公司拼了命给他撕下来的,起初他也不看好。他,一个耽改101,导演,一个选秀101,请问能出什么玩意儿?可这片子的投资,热度,甚至政治背景,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东西,也能够让他接触京城甚至沈妍背后的资源。

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抱着两个臭皮匠顶不了诸葛亮却也能够拍完电影的心态进组,抱着想要叫导演一声爸爸的心情不愿意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