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页

可乌桓不一样,乌桓如今正是强盛的时候,各个部族都在繁衍扩张,其中薄奚氏就是乌桓那些部族之中最强大的一个。

他们现在打下了辽东,说不定紧接着就要挥兵辽西,刘谈带精锐团过去的时候还没带特别多的军备,甚至精锐团都只带了五百人,这简直是让刘彻担心的夜不能寐。

这边他还没想好怎么给他儿子一点帮助,紧接着燕国又有奏疏,这一次是郡守联名上书,痛斥北境王残暴不仁,肆意杀害朝廷命官,让朝廷给做主。

朝中众臣在知道之后一个一个都觉得十分糟心:陛下这两天心情本来就不好,你们还找事儿,一个个真是活腻歪了。

果不其然,刘谈的信都没到刘彻手上,大家就被迫在大朝会上听皇帝难得一见的咆哮。

等刘彻骂完,在众臣眼里,这几个人基本上已经算是死人了。

只不过现在燕国情况特殊,大家都估摸着皇帝不会派人动手,但骂人肯定是要的。

这一次就反了过来,以往是燕国官员上疏,皇帝骂燕王。

现在是燕国官员上疏,皇帝骂这些官员,不仅要骂,还要威胁,还表扬他儿子做得对。

实际上,通过上一次的危机,朝中大臣对刘谈已经很了解了。

尤其是刘谈在回来之后,大家原本都以为北境王会趁着这次机会插手朝中政务以求更多影响力,结果没想到这位居然跑去研究什么热气球了。

相处久了,大家就知道北境王殿下其实脾气很不错,一般不会生气,生气也不会轻易杀人,一旦他真动了手,大家都下意识的觉得肯定是那个人犯了错。

刘彻咆哮完毕之后当即就要让人点兵,他要派人给他儿子撑腰去。

五百精锐团吓不住他们,十万大军够不够?

刚开始从丞相到下面的官员都没觉得派兵过去不对,他们已经知道辽东郡丢了的事情,一个个心里都很清楚,估摸着皇帝调兵过去一方面是为了给北境王添一些底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北境王把辽东郡给拿回来。

只不过在听皇帝要调十万大军过去的时候,大家都吓了一跳——打个乌桓而已,哪里用得着十万大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