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和师部驻扎在西县场站的是五团,四团去年就调到了粤北场站驻防。二师依然实行三个团转场轮训模式,锤炼三个团应对各个战术方向的战斗力。
于成林给李战安排的是一架战术编号为17的歼-10a,于成林当四团团长的时候的座机,成色很好,没泡过水没出过险保养得很到位,当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点剐剐蹭蹭是有的,叶子板的位置做过一点漆,轮毂也深度保养过。这个飞机比较好的地方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况非常好,非常的顺滑非常的有力,是二手战机中的精品战机。
这种飞机看飞行里程没有很大意义的,就算是最早的一批歼-10a也远远未到大修的时候,所以李战是可以放心地拉杆的。
坐在熟悉而陌生的驾驶舱里,李战有些恍惚,冥冥之中仿佛有注定,五年前的他下部队来到二师的第一天,恰逢部队在搞大批转场训练,突然出现好几批不明空情,他被齐宏大胆启用顶了上去,在最关键的时刻于成林遭遇了空中险情,在那个时间里天上只有他能够作出反应。好在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任务。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是很相像吗?
歼-10a分队按照战斗编组以每批两架的方式开始了大象漫步。这种方式能够短时间内出动更多战机,越来越受部队的欢迎。机群开始以双机起飞的方式连续出动,携带各种武器弹药升空奔赴实弹射击训练海域。
李战注意到有两架歼-10a挂载了空地导弹,看样子二师是不甘落后的,也开始重视导弹射击训练了。一两百万一枚的空地导弹,打一个基数就能把一个普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给打掉。
南霸天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支部队是标杆,而且一直是标杆,除了在北库被鹰隼大队收拾过一次,哪次对抗演习演练都是他们获胜。折翼北库之后,二师和某兄弟部队搞了一次对抗演习,某兄弟部队看到二师在北库被收拾得那么惨下意识的没把二师放在眼里,结果被一肚子闷气的二师摁在地上狠狠摩擦。
二师还是二师,可你不是鹰隼大队。
李战是歼-10a分队最后一架起飞的战机,他携带了航火、航炮、ls-6弹药抛洒器。最后一种弹药实际上就是子母炸弹,李战对使用这种弹药很有经验,于成林有意让他给大家做个示范。
西县所在地区天气多变,作为西县人,又在西县场站工作过九个月,李战对此十分清楚。他当时遭遇的多次险情都是因为天气突变。现在已经是五月份,西县所在地区已经进入了雨季,开始非常有规律的降雨。
通常会在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降雨,一般持续一到两个小时,年降雨量非常高,当地的水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又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有时候天气变化来得是非常的迅猛的。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客观上为二师增添了训练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现在部队的战训观念开始转变了,什么地方的气象比较复杂就往哪里去,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锤炼部队的战斗力。
塔台给李战下达了起飞指令,已经在起飞线等候的李战推油门放刹车滑跑起来。al-31fn涡扇发动机狂吼着推动战机加速,在到达了允许起飞速度后,李战一个干脆利落的拉杆抬起机头,随即马上收起起落架,在爬升之前就向左大角度转弯,在转弯的同时爬升高度。
塔台指挥员是师司令部的一位中校参谋,司令部参谋长值班。部队战训观念转变也体现在这里,以前呢要求塔台指挥员有一定的级别和职务,现在则是从师长到团长,军事主官全部要全程参与战训,塔台指挥员则让飞行员们和参谋们轮流担任。
李战这随手拿出来的起飞技术让塔台指挥员叹为观止,师参谋长也不住的点头。都是老鸟,从起飞动作就能看出来飞行员的水平。他们当然知道17号歼-10a的飞行员是威名赫赫的拉杆小王子,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拉杆小王子的飞行,现在算是眼见为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