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页

大国战隼[校对版] 步枪 1586 字 2022-10-24

“重量?”李战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妈的原来如此!

航电大校像发表获奖感言一样说,“是的,重量导致了机翼下垂从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战机本身没问题,但是我们的检测流程是有问题的。歼十五的是折叠机翼,增加了折叠装置本来就导致机翼重量相对要大一些,再加上两三吨航油,战机的状态并不符合检测所需要的状态,所以导致了出现微小的偏差。”

他向李战竖起大拇指,“二师的老机务很有经验。”

“他的确非常有经验,保障了苏两七十几了,而且这个现象当初是他首先发现的。”李战佩服得很,由衷地说。

有时候经验真的比技术管用。你以为是微积分题结果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李战没有给楼以望打电话,那么按照正常程序来就必须要请厂家来人,然后战机要耗在维修机库进行全面检测,耽误了训练不说还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就这也不能保证能顺利查出来。

也许最终需要一名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开上天去实际测试,然后降落了航油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检测,耶,正常了。问题解决了,可是问题呢?

极少数一把年纪的六期士官为什么能以士兵的身份在部队干到退休,楼以望当年是高中文凭所以顺利提干了,不然也是士官干到底。

这些人里也许理论水平不出彩,但是实操技术和经验是绝对站在巅峰的。海军部队原来有个老轮机师六期士官,某舰动力系统出了问题,各种先进检测仪器齐全的高技术团队束手无策,把他请过去,那老士官拿耳朵一听后直接告诉大家具体是哪个位置出了问题,一看,真的是。

就是这么神。

还要陆航部队有个机械师六期士官,牛逼到什么程度,直升机厂家根据他的技术论文进行改进,改进了一百多项!那可是个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士兵啊!到服役年限了,为了留住他,他所在的部队直接为他改制度!

就是这么牛逼。

这帮人才是真正的兵王。

第605章 遇到了瓶颈的那层隔膜

如果有时间,李战绝对会采纳航电大校的建议对所有同批次战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他有会这么做。他经历过所以对这些依然采用原装飞控系统的战机不太放心。飞鲨部队为了赶进度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了,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战机用于训练,因此除了要求机务更加精细地工作外,能做的不多。

大量的训练效果是明显的,从初阶训练到中阶训练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机制,生产线模式雏形初现。部队需要的首先是足够多的合格飞行员,然后才是优秀的拔尖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