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弹射击?”梁副部长诧异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还有心思搞实弹射击训练?”
杨恒说,“薛向东第二塔台指挥,他们今天搞的是打地靶,靶区就在场站西面的山脚下。”
“走,去看看。”
二人乘通勤车往气象台所在的山顶上去。
北库场站最大的优势是面积大,方圆数十公里无人烟,最近的村庄距离近五十公里,使用汽车进行机动都需要差不多一个小时。101团很早之前就在气象台上设置了一个小型塔台,在那里可以实现一般的指挥。最关键的是,第二塔台是场站的最高点,使用望远镜直接能够看到靶区的情况,便于指挥员实时了解实弹射击的具体情况,连报靶员都省掉了。
另一个方面,第二塔台同时也是地标,尤其是在夜航中,飞行员只要看到第二塔台的灯光就能判断出跑道的位置。由于气象台所在的山顶是在起降转弯航线之外,因此并不需要担心会影响到战机的正常起降。
半个小时后,梁副部长和杨恒来到了位于气象台南面山头上的第二塔台,能够明显看出是削平了山头后用混凝土钢筋浇筑出来的只有三层楼高的小型塔台。这里被启用得少,连团里的一些新兵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
塔台里,薛向东和射击主任组成指挥班,其除此之外就只有寥寥三名军官和两名打杂的士官,就已经维持了三个大队连续不断的射击训练正常进行。
“首长。”薛向东向梁副部长和杨恒敬礼。
梁副部长摆摆手,“你忙你的,我就看看。”
薛向东让射击主任指挥,把梁副部长和杨恒请到面朝西面的一侧,递过来望远镜,介绍道,“我们有周密的计划,部队正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对地实弹射击训练,目前三大队已经打完了,二大队也打了一半,计划在中午十二点完成三个大队的实弹射击训练。”
“是实兵对抗演练的内容?”梁副部长问。
“不是,这是我们既定的训练计划。五月份我们要进行五次实弹射击,三次地靶两次空靶,这是第一次。时间紧任务重。”薛向东说。
杨恒皱眉看着薛向东,说,“薛团长,实兵对抗演练迫在眉睫,你们怎么还按照正常训练计划来搞。这次实兵对抗演练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军区部队之间的对抗,更是在二二八课题大背景下的一种尝试。你们这么搞,丢人的可不只是你101团啊。”
一架歼-7乙型战斗机从塔台前面由北朝南飞过,随即向西转向加入攻击航线,几秒钟后,战机俯冲对地靶进行攻击,火箭弹连续发射,打得距离塔台大约五公里的靶区浓烟滚滚。战机随即拉起脱离,向东转向后直接进入降落航线飞四个转弯落地。主塔台那边的杨锦山负责指挥战机的起降。两个塔台配合默契,参加实弹射击的战机在空中形成了一个“8”字航线。
西面大约五公里处的靶区非常的醒目,用八倍望远镜看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色的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