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敌人准备与他们正面交战,这让他对这些勇敢的轻骑兵不由心生敬意。
只是在他们快要靠近时,他发现敌人的阵列似乎有些奇怪。
看似是平行的横队接近后才会发现其实是以中间为界线分成左右两队,所有的骑兵几乎全部半侧的身子,同时举起手中的火枪。
“预备,放~”
队列中传来了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却始终让巴尔干人不那么习惯的口令。
只是亚历山大坚持要巴尔干人必须听懂这些意大利口令。
其实不止是巴尔干人,甚至不止是罗马忒西亚军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亚历山大正在逐步计划要求所有未来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军队的军事通用语都必须在这种以佛罗伦萨式的意大利语为标准的统一之下。
巴尔干人使用的骑射枪是由亚历山大构想,箬莎亲自操办,而后由阿格里兵工厂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不论是在罗马忒西亚还是西西里军队中,这种骑射枪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相反倒是索菲娅,因为她的龙骑兵的缘故,这种骑射枪的普及在她的瓦拉几亚新军中更广。
短管而长柄的设计,让轻骑兵们能够更舒适和准确的使用他们的武器,而且为了发挥一次性射击的威力,这种骑射枪在制造的时候不论是工艺还是材料都很是下了一番工本。
这样的结果就是这种骑射枪的枪管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也就更适合射击霰弹。
当第一排巴尔干骑兵射击出一片弹丸迅速向两侧移动时,后面的巴尔干人纷纷举起了火枪。
不过前面的同伴不同,他们使用的并非普通的弹丸,而是专门为近距离的大范围杀伤准备的子弹。
一颗颗用硬纸壳包裹的霰弹在射击出的瞬间,撒开成一片如铁雨般的波涛。
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被第一排弹药射中倒下的伙伴,随后第二排的子弹已经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