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工作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最终看到成效,而在这期间的花费,却好像个无底洞似的根本看不到头。

为了这个箬莎第一次对他的决定提出了怀疑,她担心亚历山大建造这样的粮仓最终不但可能血本无归,而且可能会因为占用的资金过大而导致其他地方出现缺钱的局面,同时她也在怀疑亚历山大怎么就能肯定今后的冬天会越来越冷。

对面这些疑问,亚历山大只能想办法在信里做着一次次的解释,为了能说服箬莎,他给博洛尼亚和比萨-帕威亚大学那些学者写了长信拨了款项,让他们当中一些人对天气进行认真自己的研究,进而希望能够让他们从理论上提出对自己说法的支持。

同时亚历山大也不忘给远在瓦拉几亚的索菲娅写信,告诉她自己可能需要提前征召1501年的巴尔干士兵了。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瓦拉几亚以每年向罗马涅-托斯卡纳公国提供一定足额的兵源换取对瓦拉几亚的援助,尽管这援助其实是由约瑟夫·布契尼的犹太人商会提供,但是犹太人似乎很愿意当这个无名英雄。

在协议里,每一年瓦拉几亚都要向亚历山大提供他所需要的巴尔干士兵,在服役期间这些士兵会得到归他们自己所有的薪水,在服役三年后,这些士兵中大部分就可以返回家乡,而较少的一部分则有机会转为罗马涅-托斯卡纳公国的自由兵。

这些士兵可以选择再为公爵服务十年,十年后他们有权利申请退役离队,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得到一笔钱,或是一块由公爵赏赐的土地。

去年,也就是1500年,除了从瓦拉几亚带回的军队,他总共征召了大约1500名瓦拉几亚士兵,这些新兵大多被安排到了蒙蒂纳北部和伦巴第边境地区,在分别以贡帕蒂和奥孚莱依为主的意大利北部军团方向上,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下足了本钱。

现在,出于这段时间对伊比利亚的官场,他不得不考虑在新年伊始就从瓦拉几亚征招1501年度的新兵。

而且这一次,在他的预计中数量不会太少。

虽然巴尔干人的确吃苦耐劳又价廉物美,可想想与此同时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这些事又都是那么需要钱,亚历山大倒是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向支持他的箬莎也要在这个时候和他唱反调了。

只是这笔钱是必须要花的。

亚历山大对16世纪印象最深的不是文艺复兴,也不是新大陆,更不是如今还是个小屁孩的马丁路德掀起的那个在后世争议不断的新教运动,而是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一直要延续将近150年的漫长小冰河期。

正是这个时期欧亚大陆的旧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其中与小冰河期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连续几年的过于寒冷的冬季的确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却没有人会知道这种寒冷的天气会持续很久,随着这漫长的天气变冷的气候变化,粮食收成会一年比一年少,直到很多地方出现大范围饥。

人口会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活路,而人口的锐减带来的将是土地的荒芜和各种农作物的迅速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