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雷萨尔急于与联军签订协议是为了能尽量快撤军,或许是现在或者是不久之后,这位宦官总管应该成为了塞利姆王子的人,现在他这么着急,自然是为了尽快让塞利姆做好准备。
和迈哈迈德不同,塞利姆因为常年驻守希腊,所以他在巴尔干有着比迈哈迈德更深的根基,所以即便他如今远在亚洲,他的军队和追随者依旧有可能趁着苏丹的御营和大军在巴尔干的机会,夺取先机。
“是不是该想办法破坏塞利姆的打算呢?”
亚历山大心头闪过这个念头,对塞利姆的过往他虽然印象不深,可只要想想他那个将来厉害得让人肝颤的儿子,亚历山大就觉得最好能阻止塞利姆成为苏丹,或者至少让他不是那么顺利的登上宝座。
既然连巴耶塞特二世都可以在布加勒斯特城下发生意外,那么为什么塞利姆就一定会成为苏丹呢?
毕竟历史上的巴耶塞特可没有遇到如今这档子倒霉事。
亚历山大的心有些火热起来,这听上去似乎有些荒唐,毕竟以他的能力想要改变奥斯曼帝国未来继承人的轨迹这似乎显得有些不自量力,可看看如今奥斯曼人不得不被迫与联军谈判的事实,亚历山大觉得历史未必就不能改变!
谈判进行的很艰难,关键是双方的分歧太大。
虽然到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巴耶塞特二世应该是重伤,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不治而生命垂危,但是奥斯曼人依旧傲慢的提出了种种条件。
不论这些条件是真的因为奥斯曼人天生的傲慢,还是纯粹是谈判桌上的花招技巧,可对亚历山大来说,他却真的已经拖延不起了。
很快就要进入6月,而从频频由意大利送来的信件看,亚历山大已经可以肯定法国人的入侵已经迫在眉睫。
而他必须在路易十二发动入侵之前赶回意大利!
同时,他还必须利用来自奥斯曼和维也纳的压力,迫使拉迪斯拉斯二世尽快同意他提出的条件。
为此,普拉托再次带上随从和他的钱匆匆上路,而这一次和他一起旅行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位在希腊人当中颇有声望,也被亚历山大十分重视的老人博德佩德。
和有些狂热的吉拉斯骑士或是作战勇敢的乔治利鲁欧不同,博德佩德是个冷静而又有着智慧头脑的智囊,参谋,外交官。
总之这位老人虽然在关键时刻同样可以做出在普勒特维堡垒那样毫不犹豫的用短刀刺穿别人肚子的举动,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博德佩德更像个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