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安排当然主要是为了便于调动,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防止可能会遭到来自欧洲内地援军的袭击。
苏丹已经收到了阿斯胡尔克派人送来的新的密信,在信里阿斯胡尔克重申了欧洲君主们对苏丹这次远征的态度,其中引起苏丹注意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安似乎再次把他的一位叫科茨察赫的宫相派到了罗马,同时远在西方的法国人的使者也频繁往来与巴黎和梵蒂冈之间,至于那个几年前刚刚把摩尔人赶出伊比利亚半岛的卡斯蒂利亚,据说则是派出了在收复失地战争中名声鹊起的一个叫贡萨洛的将军前往梵蒂冈与教皇勾勾搭搭。
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苏丹,欧洲人显然对他的这次远征颇为关注,更不用说如今就在布加勒斯特城里的拉迪斯拉斯二世。
这一连串的种种可能让苏丹决定谨慎小心,他把军队尽可能的收缩起来,同时下令在上鞑靼杰什修建半永久工事。
很显然苏丹已经改变了迅速拿下布加勒斯特的想法,他准备和那座城市里的人耗上了。
可这显然不是亚历山大需要的,对亚历山大来说时间是他的致命弱点。
现在已经是三月,看着到处春意盎然的原野,时不时的甚至还能看到几只因为春暖花开跑到平原上撒欢的狗熊,亚历山大的心就变得焦急起来。
没有人知道再过不了多久路易十二就要发动新的入侵意大利的战争,如果在这之前不能迅速结束这场“武装旅游”,亚历山大就有可能要面临陷入两线麻烦的糟糕境地。
所以他没有时间再继续等待和观望。
主动进攻,不论接下来事情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唯一尽快解决的办法。
而且亚历山大也并不认为事情真的会变得无法收拾,因为他已经从零零星星的消息里听说,如今的布加勒斯特似乎很热闹。
亚历山大并没有打算直接越过阿尔杰河,他知道如果那样做就是找死,面对堪称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尽管对自己的军队也有着足够的自信,可他还没有自以为是到认为蒙蒂纳军能正面与几乎十数倍于己的奥斯曼人死磕。
亚历山大选择了一个看上去有些无奈却又是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沿着阿尔杰河右岸向上游进军,然后在与上鞑靼杰什隔岸对峙的地方摆开阵势。
至于贡帕蒂猜想的他可能会带着军队直接突袭苏丹御营的想法,如果亚历山大知道了,只会感叹自己未来的炮兵将军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些。
布加勒斯特城,多瑙河一线,还有阿尔杰河一线,这一点两线形成了布加勒斯特平原的大三角洲。
而如今索菲娅在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二世在三角的底边,而亚历山大则几乎就在这个大三角的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