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按照亚历山大的说法,不论是北波斯尼亚还是克罗地亚都有着足够多的铜矿,而在匈牙利更是有着一个足以让他能实现建立一支庞大的火炮部队梦想的天然大铜矿,而如果让那位鲁瓦(阝十)侯爵成为了波斯尼亚国王,那么这一切幻想可能就要化为灰烬了。

为此贡帕蒂开始催促亚历山大上路,只是在那之前亚历山大还需要做些准备。

所谓的准备就是如之前对赫尔瓦子爵说的那样,在萨格勒布甚至是在克罗地亚的群山峻岭之间建立起一支与奥斯曼人抗衡的武装。

亚历山大要劝说赫尔瓦成为一位反抗奥斯曼人的英雄。

“我们去布加勒斯特,贡帕蒂,”骑在马上亚历山大大声的说“那里有我们需要的大铜矿和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走在山路上,亚历山大抬头望向群山外的远方。

索菲娅别着急,我来了。

第四十九章 亚历山大的农夫们

巴尔干人都很倔强,或者说有时候略微有些死心眼。

关于这一点亚历山大之前虽然早有耳,但是当亲眼看到之后才知道与传言相比,他们的这个“死心眼”要厉害得多。

譬如在训练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巴尔干人对进攻的执着程度远远大于防守,而且几乎不论是下达什么样的命令,他们最终都会理解成进攻。

队形队列对这些人就好像天生的束缚,这就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违反命令,而这种违反中有些是根本听不懂命令,有些是根本不去注意命令,有些则是明明听懂了可依旧固执的违抗命令。

这种异乎寻常对冲动当行军的时候或许还看不出来,但是当训练和或是宿营的时候就立刻表现了出来。

除了让军官们不得不一次次反复的下达和纠正各种违命行为之外,巴尔干人招灾惹祸的本事也大得出乎人的意料。

亚历山大不得不派出猎卫兵像盯着鬣狗似的盯着那些巴尔干人,有时候甚至在刚刚宿营后来不及扎下营地,猎卫兵们就被派出去分别监督各自负责的那帮士兵。

亚历山大有时候甚至觉得和这些巴尔干人比起来,热那亚与蒙蒂纳的士兵们真是一群听话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