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页

翌日,一大早母亲就起来做了饭。虽然说江南这边的灶台,和突厥的很不一样,但毕竟有共通之处,倒是难不倒她。同罗把昨天领的馒头分给弟弟妹妹,自己喝了点粥,便按着昨天孙场长指示的地方去开会了。

路上陆续碰到穿着蓝领的人带着每一家的户主过来,大家看起来都不是很熟悉,但也都和善地打招呼。来到村头,便见个身材高大的汉子,背着手挺着肚子面朝众人而立,不是孙场长还是哪个?

待到所有人都到齐,王三站了出来,高声道:“有请场长讲话!大家鼓掌!”说着,便带头鼓掌,众人学着他的动作,也稀稀拉拉地拍了起来。

孙场长对此并不在意,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声音洪亮道:“各位,我是本农场的场长,我叫孙间,你们可以叫我孙场长。”

“之前你们可能来自天南海北,但从今天起,便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编号零八七号农场的职工。”

“你们中,有的是农民出身,有的种过水田,有的种过旱田。在这里,你们作为技术人员,工作依然是种田,但跟原先不一样的是,你们不但要自己种好田,还要教会我们新来的农户,大家一起种好田。他们从北方过来,不怎么会种地,你们都得帮助他们,往后种什么、怎么种、怎么浇水、怎么施肥……都要按照之前培训的标准来,不听号令的,轻则扣工分,重则开除出农场。”

见后果这么严重,一帮职工全都支愣着耳朵,唯恐听漏一个字……当然难免依旧听不大懂。

“另外,农场公田里种出来的粮食、桑叶、棉花,由公司统一收购,不准私人贩卖。卖完之后的收益,扣除税赋和成本后,由农场和农户来平分。总之就是,地里的产量越高,大家的收入也就越高,明白了吗?”

“明白!”农工们兴奋的应声。

别看他们叫的声音挺大,但孙场长敢打包票,九成九的人只听懂了‘收成平分’,没听懂要先扣除成本和税。

不过他也不能说太细,不然越说他们越迷糊。反正日后慢慢就懂了。

孙场长便接着道:“而且在收获之前,所有的种子、农具、灌溉、肥料的费用,全由农场负担,你们不用投入一文钱。另外,你们一家人的口粮,也可以向农场预支,等将来从收成里扣还给农场即可。”

这条政策不新鲜,之前大唐的民间也是这样运行的,当受了灾的年头,佃户一穷二白,吃都顾不上,肯定得先向地主借贷才能生存生产,往往这就是破家的开始,秋收时,借的那点债利打利、利滚利,利息往往比他们的收成还高。结果就是种了一年地下来,所有收成都给了地主,还得欠一屁股债。

“没有利息!”孙场长也不管他们听得懂听不懂,大手一挥,豪气无比道:“支一还一即可,不用担心利滚利的债,前期借的债,全都由侯爷作保,大唐银行垫付!”

“这是侯爷的恩德啊!”孙场长扯着嗓子喊道:“没有侯爷,你们就过不上现在的日子,没有陛下的英明,侯爷想的办法也不能实现,所以你们每个人都要记住侯爷和陛下的恩德,时时刻刻也不能忘记,知道吗?”

“知道!”众人大声喊,突厥人也跟着喊,他们已经明白,想要在江南过得好,必须得学会汉话。他们其实有的人,也是能说一点,只是音调古怪,不愿意露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