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页

林延潮道:“我倒觉得不错,徐院长不可要求过苛啊!”

徐贞明闻言抚须大笑。

林延潮,徐贞明听了学生的辩论后,有时沉思,有时大笑,一旁自有人记录讲会上辩论的精要之言作为讲义,供众人观看。

又有一人道:“儒家有儒家所长,法家有法家所长,用儒用法当鉴其时也……”

讲会到一半,众人差不多要吃午饭时,突然一人起身弱弱地道:“吾恳请以精一之功试论之。”

听到这里,满堂皆是安静。

林延潮闻言看去却正是附课生里的曹学佺。

对于曹学佺这样的吊车尾,众人听说他要起身辩论时都是莞尔,心想你能够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徐贞明也是在心底嘀咕,曹学佺之前一直是闷葫芦一句话也不说,怎么突然之际就开窍了,还要以精一之功来讨论。

这如何解题呢?

徐贞明向林延潮道:“这可是难了吧。”

林延潮笑道:“既是讲会,不妨让他试一试,反正不耽误功夫。”

得到林延潮的鼓励,当即曹学佺道:“其实儒法之道相左甚多,用法家则国强民弱,用儒家则易民强国弱。”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唯之道,法以军功立国,灭六国后,可强其国而富其民,是为强国强民。儒家藏富于民,然后民富国弱,一旦国家为外夷所侵,百姓涂炭,如此国弱民也弱,宋朝之亡即为殷鉴。”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这是支持法家了?

曹学佺听了众人议论,当即连忙道:“我并非支持法家,也并非支持儒家,只是以山长的精一之功而论。”

“昔尧之告舜,曰:允执厥中。到了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