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华殿批卷时,却出了事。
当时林延潮在批卷,却见坐在自己身旁的读卷官刑部左侍郎何源在卷子里发现了一篇文章然后脸色剧变。
何源将卷子给申时行,王锡爵过目,许久没也结果。
林延潮继续阅卷,这回轮到他拍案而起。林延潮不敢自作主张,于是立即请申时行,王锡爵指示。
现在何源面色凝重,申时行,王锡爵又读了林延潮手中卷子后,面色凝重。
王锡爵捏事道:“此二卷事关重大,需诸位读卷官一并议过再说。”
申时行亦道:“不错,此事仆也不敢擅专,还是诸位一并议过再说。”
然后众读卷官当下停下手的头,将二人的卷子一起看过。读完卷子,所有读卷官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何源手中的卷子,直接抨击天子让郑妃为皇贵妃,并在立储之事上迟迟不决。
而林延潮手中的卷子,却是恰恰与相反,在文章里大肆抨击言官,有事没事乱讲话,沽名出位。
一卷指着天子的脸骂,另一卷明为抨击言官,实际上呢?
这一次天子不立储,结果众言官群起上书。所以抨击言官,就是为了迎合天子,为皇三子唱赞歌。
这样的卷子,众读卷官看得都是触目惊心啊,我等只想阅个卷,结果闹得这么大。
众读卷官的意思,是将这两卷通通罢落,别以为考上了贡士,就可以在殿试上乱讲话了。你们年轻人不怕丢乌纱帽,敢到处喷,但我们几个老头子这么大把年纪了,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阅个卷丢官,那不是成了笑话。
众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先拆名看卷,看看到底是何人写的再说。
于是众人从弥封处撬开一点,看到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