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页

天子不得不答允削减潞王大婚之用,来赈济灾民。

这件事搅动天下风云,而归德府是出事之地,归德府上下官员都可称为始作俑者,难逃其责。而苏严身为一府之尊,更是首当其冲。

苏严翻动茶盖,徐徐道:“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此始所料未及,但具体为何归德决堤,本府在给抚台,藩司呈文上都有细述。司马欲知详情,府衙这里有呈文副本可过目一番。”

林延潮见苏严如此镇定,笑着道:“下官是来辅助府台大人,却并非来查问此事的,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诶,司马还是看过再说不迟,”苏严对外吩咐道,“叫让师爷将本府案上的呈文副本拿来。”

第0784章 粥厂出事

后堂里一阵寂静。

苏严端起茶碗喝茶。

不久苏严的心腹“让师爷”将呈文拿给林延潮道:“这是呈文,还有当时管河同知签下署令。”

林延潮向苏严道:“府台,那下官就看了。”

苏严大有“本府清正廉洁,不怕你查”之势道:“司马尽管看。”

林延潮知这样的呈文里看不出什么,但仍是端起文书一行一行地看去。

苏严呈文起草十分缜密,丝毫漏洞都抓不到,将责任尽数推在了之前的管河同知身上。

一旁让师爷解释道:“两年前大堤开筑即屡遭冰雹,伤及民夫无数,以至延误工期。之后秋讯就要到了,河道衙门又催得紧,故而本府不得不命管河同知仓促而筑。当初府台再三过问,工期是否太赶,需加派人手,但当时管河同知信誓旦旦向府台大人担保。”

“司马,这都是他当时签下署令,过手公文,府台大人当时信了他的话,哪知不到两年……”

一旁的商虞通判吴通判帮腔道:“也不能尽数怪管河同知,这次黄河大水,也是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