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众官员都盯着林延潮,看他如何答。

但见林延潮毫不犹豫地答道:“廷尉之言,句句是真!”

群臣看向了琉球使者,但见琉球使者一副冤枉的样子,一副想要说什么的样子,但有不敢在大殿上随便发话。

严清将琉球使者的神情看在眼底,他也不是贸然下论断的人。

于是严清向林延潮又问了一句:“林修撰,是否其中另有隐情?”

何宽听林延潮承认,心底一宽,同时他在脑中又将当年的事回忆了一遍,确实没有林延潮的存在。

百官们也是同揣着疑问。

见严清发问,林延潮道:“当初琉球船民之案确实在本府中轰动一时,廷尉当时秉公处理,实是大快人心,若非廷尉一力昭雪此案,三十八名船民就要成为刀下亡魂。”

何宽听了点点头,此案是他得意之作,后来能升任大理寺卿,与此案办得得力,也有些关系,若是林延潮将他功劳抹去,他无论如何也要当堂训斥了。

不过林延潮现在这么说,实是令他很舒服。

“那你与此案又有何关系?”

林延潮道:“翻案确实是廷尉所为,至于下官当时不过是向廷尉递了一份鸣冤的状纸而已。”

何宽听了身子一震,上前一步向林延潮问道:“那状纸是你写的?”

林延潮行礼道:“回何廷尉的话,确实是在下所写。”

何宽闻言顿时哈哈笑着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本官明白了。”

见何宽这么说,百官更糊涂了,你明白了,老夫还不明白呢。

小皇帝更是一团雾水呢,此刻心底犹如百爪抓心,但又不好发问,否则别人懂,朕不懂,这不是有伤天子的圣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