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县衙里最不缺的就是现成笔墨,沈师爷皱了皱眉,当下命人送上笔墨来。

林延潮挥就后道:“此信交给闽县知县一看,其必然答允借粮给周知县。”

沈师爷见林延潮如此有信心,不由满脸疑惑地接过信来一看,但见上面写道:“昔惠王乃小国之诸侯,犹能移河内之民,以就河东之粟,今皇上为天下之共主,岂忍闭闽县之粜,以乘侯官之饥。莫非欺天子年少,欲裂土封侯乎?”

林延潮是选自孟子,魏惠王乃战国诸侯,他说他治理魏国很尽心,河内闹饥荒,就把河内百姓迁至河东就食。诸侯尚且如此,今日天下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认为闽县的米,不能给侯官的饥民,你是不是有裂土封侯之心?

沈师爷看毕手拿着信纸不住颤抖,陡然之间拍桌而起赞道:“小兄弟,真乃天下奇才!”

林延潮拱手道:“沈师爷,不敢当,我也不过是为乡里百姓,作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第0031章 敢要多少?

夜幕降临,戊初三刻一过。

一发晚梆响起,侯官县衙内外闭衙,各处司官带着衙役开始查守仓库、监狱。

仆役爬上梯子上灯,一盏盏的灯光从高低错落的屋房间,长廊间由远及近的亮起。

外署已是闭衙,外署即大堂及厢房。大堂白日审案地方,左右厢房是典史厅,库房,那是六房书吏办公。眼下这些书吏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都回到官舍休息去了。

闭衙落锁,内宅宅门上锁,间隔了内外。外署内署泾渭分明,晚梆一响,典使书吏衙役需经门上通传后才能入内,内署内只有县官,师爷,长随,家眷。

在侯官内署内的重中之重的签押房,就在后堂之侧。眼下房内,灯火亮堂堂的。签押房分内外屋。外屋是掌印,签押各自坐在桌上不言语,身旁一名茶房伺候。

签押房内屋里,现在周知县铁青着脸坐在塌上,摇曳的油灯照的他脸阴晴不定。

一贯深受器重的沈师爷,此刻不在签押房。只有徐师爷侯在周知县的身旁,徐师爷是广州南海人,读过几卷《钱谷备要》,《刑钱必览》,因为是老家人的关系,充作钱谷师爷。而沈师爷则是周知县从绍兴重金聘来的,专治刑名。

屋内地上跪在三个人,都是周知县的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