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页

避免了几个产妇嗝屁,什么恩怨情仇都一笔勾销。

一个能够降低夭折率的“部落”,理应是所有“部落”中最牛逼的。

当时的淮夷,在畏惧上来说,畏惧吴王还是畏惧当时的李乡长,都没有任何区别,反正都打不过。

但是内心取舍,肯定是有取舍,毕竟,谁敢保证自己的女人回回都是顺产?

“君上说的是。”

沙东行了个礼,想了想李解所说,的确很有道理。

很多时候讲不清楚的,一个微妙举动,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可能就会有着不一样的反馈。

“这样。”李解想了想,对沙东道,“我们春耕前后,都有大量的水利工程要安排,仗是要打的,但也不能光打仗,不建设。在组织春耕的同时,盖几所学校。”

“这……”

沙东有些犹豫,眉头微皱,劝说李解道,“君……首李,开辟工地的粮秣消耗就已经非常惊人,要是再开办学校,只怕撑不起。”

“想想办法,招牌门面总归是要的。不能光拉拢贵族,你应该清楚。”

“不如,开个会?”

“有什么说法吗?”

“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从哪里挤出点口粮来。首李,学校就算比照淮南庠序的规格,一所小学折算下来,连续几年都是净亏损。我们在汉东,到底还根基不稳,现在只是楚人怕了汉军,汉人数量太少,要让楚人变成汉人,需要时间。”

从沙东的角度来看,现在就投入学校,实在是不划算。

不过这是纯短期收益的判断,实际上沙东也很清楚,学校是必须建的,这是长期收益。

仅从淮中城这么多小学来看,光未成年、成年的旁听生,每年就能给淮中城的一线岗位提供不错的优质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