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君蔡董滚蛋,是因为郑侯郑爽,倘若还是国人昌盛时期,完全可以说国君拖累了国人,而不是国人对不起国君。
蔡董要不是失德,怎么会招来“义军”,又怎么会跟郑国勾结,最终导致郑蔡两国的国君,都被放逐?
国君失德,最终失国,这是蔡夫子在蔡国境内可以刷脸的重要基石。
随侯一没有失德,二没有失国,情况完全不同。
所以事情麻烦的地方,就在这里,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曾夫子直接去渚宫,找到李解,把事情讲一讲说一说。
毕竟李解一向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一点,曾夫子是了解的。
不过现在是冬天,曾夫子就算有个那个心,也没那个力顺着溠水南下。
天寒地冻的,别到时候半道上遭遇冰冻,他一把老骨头,就交代在了溠水之上。
更何况,此时的汉东,除了上鄀还算好,其他地方,用“兵荒马乱”四个字来形容,根本不为过,那些个楚国地方豪强、大姓,纷纷武装了起来,割据的割据,自保的自保,显然就是要攒一点实力,跟李解进行和平谈判。
有实力才有得谈,楚国人不傻。
反正现在都已经成立了汉子国,尽管也没有祭天祭神什么的,但周天子的章,盖了之后,那可不是什么胡乱盖的。
汉东的楚国地方势力,就想着,这要是汉子国国君李解,怎么地为了太太平平安安稳稳,也会拿出一把卿大夫的位子出来,给大家伙挨个儿派发吧。
高等官爵没有,乡大夫乡士也还行。
实在是这点也不成,那效仿吴威王,一窝“庶常吉士”,那也不错。
就这么一帮楚国地方势力的心态,曾夫子怎么敢跟通传鳄人一样,单枪匹马就南北流窜,他怕得要死,上了溠水,没被冻死,也要被这帮楚国人给玩死。
时间不等人,老夫子也是知道汉军有能力在冬季作战的,所以思来想去,在震惊于斗尊的投降之后,就立刻到三关,找商无忌打个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