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

“汉军诸将,勇者甚多,唯沙仲哈威名不凡,倘若能笼络一番,于楚国,亦有好处。”

“汝言之有理,不过,如此也说明一事。”斗皇目光冷冽,看着南边的渚宫方向,“汉子解必不逗留楚国,想必是有更强之敌,使其不得不亲自前往主持。”

“上尹是说……姑苏?”

“未必只有姑苏,少不得齐鲁吴越,都要共讨淮中城。”

要说这种情况,斗皇肯定是要心动的,新宣告成立的汉子国,随时可能遭受围攻。

因为淮水两岸的沃土,这年头是真的多,只是以往列国混乱,加上晋楚争霸、吴楚争霸,这才导致了淮水两岸的废弛。

然而淮水伯府时期表现出来的大自然改造能力,彻底地震惊了中原诸国,大贵族们不是傻瓜,自然明白这种改造能力有多么恐怖。

以李解团队的回血能力,别人十几二十年的工程量,可能就是淮中城一年的量。

再加上淮中城已经出现了大量脱产武装人员,战争的突然性、灵活性,肯定是大幅度地甩开中原列国。

斗皇能够看明白的,中原列国中的精英,自然也能看明白。

只是有的人选择合作,有的人选择对抗,纯粹看取舍。

比如原滑国大夫稽,是一半公心一半私心,投奔李解,既是要给家族谋一条出路,也是顺便报一下国仇家恨。

再有像原逼阳国之君逼阳子妘豹,更是索性除国内附,然后举族南迁。

这种勇气、决心,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唯有当事人,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将权力、地位放下,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决心。

“上尹,若是吴国号召诸侯,共讨汉子国,我楚国……”

“说实话。”斗皇叹了口气,“倘若汉子国真有此时郢都之危局,十八路烟尘滚滚,欲除腹心之人而后快,老夫亦是心动不已,正好借机,复我河东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