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页

这一次制造这个称谓潮流的群体就是晋人,其中又以魏羽、胥飞为主,至于还没有抵达淮中城的中行云、赵忠、韩超等人,也是早就收到书信,算是遥相呼应。

此时南下的过程中,中行云等人,也是暗中响应,人为地制造了不少新词新称呼。

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娘”这个字,魏羽、中行云等人,用的借口是跟风“魏昭娘”这位次夫人。

这年头晋人本就自信,加上编排的高大上故事,也大多以晋人干蛮夷为主,此刻形成时尚潮流,根本不算难事。

自上而下,甭管什么来历,都觉得不错。

尤其是幕府之内的官吏们,都很清楚“桃花姬”所生的女儿非常受宠,传言还有小字,小字名叫“宛丘”,而“宛丘”是什么?是陈国的都邑!

有鉴于此,有人私底下,便称呼李小白为“白娘子”、“小白娘”、“白小娘”,但大体上,也是将“娘”这个称谓,以一种很诡异的方法推广开来。

连带着在淮夷、吴人方言的基础上,“娘”“郎”对应,原先的“良人”“女良人”称呼虽然还在用,但以往能够称呼“良人”“女良人”的,不太可能是野人、夷人。

于是野人、夷人出身的,对这样的称呼,或多或少,肯定有点敏感。

新出来的故事、称呼、词语,用起来则是半点压力都没有。

尤其是这一个月的新生儿,凡是女儿,家主便对外说是“新添小娘”;凡是儿子,就对外说“幸得小郎”。

如此种种,说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习惯,习惯之后,也就自然。

旁人不觉得这有什么,连商无忌也不觉得有什么,但对魏羽、胥飞等人晋国年轻英杰而言,他们在旧有的优势之上,又比其它在淮中城的列国年轻精英,要更加的高大上。

因为他们就是潮流,潮流就是声音!

商无忌在办公室的时候,还不觉得称呼如何,毕竟衙署内除了偶尔爆一句“肏”,一应交流,还是比较正式严肃的。

中午吃饭,商无忌从食堂离开,登上马车之后,就听到有个佐官的随从前来禀报一些家事,开口就是“小郎君在学堂同人相争,头角打出了血,娘子在家中很是焦急”。

一句家中闲事,用了“小郎君”“娘子”两个称谓,而且一听就是非常顺口,并没有生搬硬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