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很是好奇,冲门子躬身行了一礼,诚恳地问道。
“舍本逐末?”
门子情不自禁地将齐眉棍抱在怀中,双手抄在衣袖中,然后思忖了一会儿,看着齐国这对老父子:“商君、下柳君早先也这般劝过首李,说是军政为先,教化在后。不过后来首李召开了大会,说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
“……”
“……”
跟“西城小学第四分校”的门卫,实际上的校长告别之后,齐国的这对老父子在马车上都是神情激动。
连一开始还很淡然的老夫子,此刻是也是拂须大笑:“可在淮中置业。”
“善。”
驾车的儿子也是面带微笑,连连点头。
第532章 投资背后
发现淮中城本地的“庠序”少儿教育意外发达之后,在淮水两岸行走的齐国商人,聚集在淮中城开了个会。
原先齐国人在淮中城,并没有特别的馆场,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个豪商牵头,在淮中城的东城,斥巨资盖了一个“千乘会馆”,显然是效仿“江阴会馆”。
“千乘会馆”有两重寓意,一是南来的齐国地方官商,多以齐国千乘邑为主;二是表明齐国当初是以“千乘诸侯”起家。
至于现在,齐国乃是货真价实的“万乘大国”!
千乘邑高氏,就是“千乘会馆”的第一任馆主、馆长。
之所以南来的齐国商人以千乘邑为主,也跟齐国的产业巨头分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