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

“善。”

很快,以江阴子、阴乡夫人名义的文书,盖章之后,就立刻发往江北。

在江阴邑的列国商人,听说了这件事情,都是纷纷称赞,表示阴乡夫人果然不愧是“在野女贤”。

但是只有极少数几个有名的豪商,立刻自己带头,整个商家上上下下,都是缟素加身,响应江阴邑。

姑苏王宫内竖从阴乡离开的第二天,整个江阴邑只是刚刚少了一点热闹,等到第二天,更多的商人、商家反应过来之后,气氛逐渐变得肃穆起来。

随处可见青麻、白纱,商家的幡子,多爱用红黄抢眼之色,此刻,也都是青麻、白纱的幡子,整个城市,前所未有的素净。

“多谢诸君提醒,方能片刻之间,响应阴乡夫人之号召。”

一处鲁国人开的木材市场中,鲁国的豪商很是庆幸,对自家门客郑重道,“若得阴乡夫人赞许,今后求购白沙麻布,必能轻易许多。”

“君子之举,阴乡夫人即便不言,必能传入其耳中。非本地土人,必不知江阴子深宠阴乡夫人,其余‘次夫人’,皆不及阴乡夫人。得阴乡夫人之赏识,胜过千金!恭喜君子,贺喜君子……”

“哈哈哈哈……”鲁国豪商也是非常的高兴,这一次,第一时间响应阴乡夫人动作,跟着给吴威王哀悼的商人,只有区区四家,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而这四家,另外三家,都是非常出名的顶级豪商,背后都有霸主级大国的支持,影响力非同一般。

唯有他,只是鲁国出身,影响力其实非常有限。

但是这一回,却能够跟另外三家并列,足够被同行吹捧许久。

行商,在实力不济的时候,名声是实力的补充,又或者说,是实力的一部分。

更何况,在江阴邑获得李解夫妇的青睐,比什么都管用。

这里的制度,根本就是奇葩,迥异于姑苏。

尽管吴国本身制度就无比奇葩,但江阴邑,是奇葩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