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解,可以轻轻松松地给蔡夕家族带来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发土地,尽管这些劳动力,并不归蔡夕所有,但开发之后,想要养活多少族人,无非是看自己的胃口有多大。
两相比较,李解显然要大方的多,而且比蔡侯那抠抠搜搜的鸟样要爽快得多。
在这种利益加持之下,又有上蔡大夫作保,或者说背书,能够抵挡这种诱惑的家族,其实并不多。
真正愿意死心塌地跟着蔡侯走的,无非都是“与国同休”或者“新贵”,老牌贵族反而更放得开。
只是老牌贵族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主动投靠的意愿不强,更希望李解打过来之后,再顺势而降。
羊舌肱是蔡侯提拔上来的能臣,想要让他这时候背叛“恩主”,既不符合利益,也不符合潮流。
“能劝降新蔡小城驻军,已经成功一半了啊。”
李解相当的感慨,瞄了一眼陈安,心说这小子运气够好的,出去浪了一圈,居然就带了个金手指回来。
典型的随身带个老爷爷啊!
第336章 控几不住
当初攻蔡的理由,是为了许国,发展到现在,连白邑的狗都知道这就是个扯淡理由,但李专员寻思着就算手中攥着一管洗衣粉,说它是蔡国藏匿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又有啥关系?
至少现在国际舆论还是站在他李某人这一边。
淮上列弱,那些被灭的和正在被灭的,都得先基调跟李解一致,不然怎么搞?随国唐国之流,跟李解的利益一致,才能有生存空间,否则早晚被楚国干死。
固然李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至少李解没有足够的生力军来维持淮上地区的“殖民”统治,在随国看来,李解必须妥协,也必须利用地头蛇。
事情发展,因为上蔡大夫、平舆司寇、州来大夫等等曾经的“大人物”,也的确让随国君臣很满意。
李解的合作态度,现在看来,很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