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塞人、月氏人差不多。”
弥兰陀做出了判断,一百年前,月氏南下,塞人四窜,进入了罽宾,如今月氏又渐渐越过兴都库什山向南发展,已控制了犍陀罗,他们也崇拜天地、太阳和火,信奉巫术。
而雪山部的同行,因为身毒信奉婆罗门的大国巽伽信婆罗门教而大灭佛法,被迫在犍陀罗发展的说一切有部,不但成功让大夏王弥兰信奉了佛法,成了居士,如今更让大月氏王也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他们做得到,雪山部也做得到!
但弥兰陀在匈奴语学得更加熟练,几次对匈奴贵人的游说,都以失败告终。
从佛陀开始,佛教弘法走的多是上层路线,从商贾和贵族入手,比如作为佛陀居士弟子的孤独长者就是大商贾,买了孤独园送给僧团,让孤独园精舍成了早期两大中心之一。而他的老师毗卢旃之所以能抵达于阗,也是靠了商贾带路。
其次是王者,最著名的便是阿育王和弥兰王,这些王者自然不会真的出家,多是作为“优婆塞”(清信士)的在家居士,戒律有别于僧侣。
匈奴右贤王听说过罽宾之名,最初还对弥兰陀有些好奇,一边软禁,一边也偶尔接见他。
但弥兰陀继承了雪山部这一派的死板和保守,诸如“食肉者断大慈种”、“狩猎是必须永断的十六恶业之一”的说教,在游牧的匈奴贵族听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为五戒,只要遵循五戒,发愿皈依佛、法、僧三宝,便能成为佛陀居士。”
然而这五者皆是匈奴贵族乐此不疲的事,他们喜好杀戮,对城郭汉地偷盗抢掠,生活淫乱不禁野合烝后母,好说大话,没事时就痛饮马奶酒醉生梦死。
于是右贤王对弥兰陀彻底失去了兴趣,将他踢得远远的,随便赐给一户在战争中失去了男主人的牧民做奴隶。
……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男主人死于两年前与汉军的交战中,剩下两个四五十岁的老人还干得动活,女主人三十不到,却已经被苦寒风霜磨砺得满脸皱纹,家里还有一女一儿,女儿名叫“普洁”。
当弥兰陀被拴在老人的马后面,朝他们家所在的毡帐走去时,遇到七岁的普洁在草原上打马而过,用一双清澈的眼睛不太礼貌地直视着弥兰陀。
最初这家人对弥兰陀极不友好,老人的鞭子更随时抽在他身上,但弥兰陀从来没生出过反抗的念头,只告诫自己,要以五事侍奉主人,反而更加勤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