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的战祸,对私学这个行业的影响很大,曲老很多办私学同行都改了生计,留下继续坚持是也只是苟延残喘,半死不活的维系着。
说句良心话,若是没有郭嘉的帮衬,曲老估计也坚持不住了。
而就颍川的大势来看,若不是颍川士族中的荀彧等人为曹操所重用,颍川的私学说不定就像别的州郡的那些私学一样,名存实亡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私学都会完蛋,那些有世家或是门阀作为背景的私学,依旧是屹立不倒,稳如泰山。
曲老站起身来,激动的对陶商道:“有太傅这一句话,老朽自当勤勉争先,为太傅多说几个人同往东南。”
陶商承诺似的点头道:“曲老放心,此事陶某以人格担保,绝不落空。我南境振兴私学的大事,就落在您老身上了!”
老人家激动的拿起酒盏,道:“既然如此,那老夫饮了此酒之后,便立时回返阳翟,去帮太傅说项诸人。”
陶商闻言忙道:“曲老何必急于这一时,吃顿饭再走不行吗?”
曲老使劲的摇头道:“事关儒家传承,天下学子,老夫焉能不急,这饭倒是不急着吃了,办正事要紧。”
说罢,便见老头拿起酒盏一饮而尽,然后颤巍巍的向着帐篷口走去。
郭嘉亦是急忙起身,跟在曲老的身后,对他道:“曲公,我送送你。”
曲老冲着他摆了摆手,道“不消送,不消……”
话还没说完,便见曲老眯起了眼睛,浑浊的老眼疑惑的盯着郭嘉的脸庞,奇道:“你是谁啊?”
郭嘉和陶商都是无奈的一翻白眼。
好嘛!老头子又看不清楚了。
曲老自己反应不过来是怎么回事,只是温和细语的对郭嘉道:“老夫先走了,小伙子你回头帮我知会奉孝一声,让他有时间多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