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和审配同时摇了摇头,暗示袁绍用此人不妥。
颜良虽然勇冠三军,但秉性太过刚硬,和陶商斗阵,非比寻常,其主将必须得是能沉得住气,不受他挑拨与引诱之人,不管陶商如何使贱招,都能稳如果泰山最好。
很显然,颜良却不是这样的人。
袁绍见审配和沮授都反对,也就没有着急表态,只是安慰道:“颜将军如此英雄豪杰,真猛将也!不愧是吾帐下的大将!汝且稍安勿躁,待吾与诸人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颜良见自己一腔热枕的主动请缨,袁绍却没有让他去,颇感羞臊,黑脸顿时涨红,随即退回班去。
太扫兴了。
袁绍转头看向审配,道:“正南,汝试言之,谁可胜任乎?”
审配在众将站立的列班里扫视了好大一会,突然一笑,道:“依在下审度,元才将军最是合适担任此重责。”
审配口中所说的元才,乃是袁绍外甥高干的表字。
高干被袁绍向天子举荐为并州刺史,一向是驻军太原,此番乃是率领并州的主力兵马,前来邺城听从调遣。
一听审配举荐自己,高干有些羞涩,又是摇头又是摆手,道:“正南公太高看我了,在下远不是陶商的对手。”
高干的话虽然是如此说,但审配知道他乃是谦虚,在袁绍的这些子侄儿辈当中,属高干的才华最高。
而且他还有一个常人远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很稳重。
他稳重的有时候,甚至有些过分。
就这么说吧,高干家现在就是着火了,他都得慢悠悠的把衣服穿好,然后再不紧不慢的往外逃,跑到一半可能还得回头在房间里找点贵重的东西带着。
审配很是欣赏的看着高干这股沉稳劲,捋须道:“高府君勿急,此次让你去,并不是让你战败陶商,你只要是能拖延住,他便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