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哈哈一笑,大剌剌的拍手道:“回去告诉陶商,曹某这次就欺负他了!他能怎么样?”
孙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拱手道:“曹公的条件,孙某回去,定然会转告于太平公子,绝不会疏漏一条……不过,唉!可叹我家陶府君对曹公情谊一片,可曹公居然如此难为我家府君,着实是可悲,可叹。”
曹操闻言并不恼火,道:“姓陶的小贼害我父弟,攻我梁国,擒吾宗室亲信,还言什么情谊不情谊的?可笑。”
孙乾沉默了一会,方道:“陶公子近年来,多研诗词,著有不少足矣流传后世之佳作,只是一直不曾公诸于世,今番乘此机会,特命我送了来于曹公鉴赏,孙乾向闻曹公喜爱诗赋,当年在洛阳亦是与我家公子各自做出流传千古的锦绣诗篇,名动一时,何其今日却忘记了当年的情谊初衷,着实是令人伤感。”
曹操听到这先是一愣,接着想起当年自己与陶商一同在洛阳做出的诗词,彼此互相佩服,心下甚感唏嘘。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恍惚间,物是人非,四年过矣。
“将你家太平公子近年来新作的诗篇,拿来与曹某看看吧。”
孙乾拍了拍手,命人将装载着诗篇的箱子呈递了上来。
曹操打开箱子后,看见那里面是一卷一卷的厚厚的简牍,足足有十数卷之多。
曹操见状先是一愣,接着似有些怀念。
当年在洛阳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小子贪财刁钻,不务正业,且沉迷与奇淫巧技。
其虽有才华,但此等行径,却着实不是能一统四海的人应该做的。
如今他天下大乱,正是用心图霸之时,他还却有这么多闲暇弄这许多闲作?
呵呵,看起来董昭的分析是对的,此子的格局,还是不够宽大啊。
曹操随意的拿起一卷简牍,翻开来看。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