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页

此二人现在随同曹操驻扎在济阴县。

二人来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也不客气,随即与二人诉说了陶商使者对其所陈述的事,然后又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对程昱和董昭二人说了。

听了曹操的话之后,董昭和程昱各自思虑良久,仔细斟酌。

好一会之后,方听程昱开口道:“明公,徐州陶商夺下梁国,又以夏侯渊为质,来威胁明公退兵,此事本已是可笑之至,他却还另问明公要五十万钱,此等行径,殊于小儿胡闹无异,不过陶商此人近年来声名鹊起,恐不是庸碌之辈,因此怕是个中另有蹊跷。”

曹操摸着须子,脸色也显得很深沉。

对于陶商的本事,他自然是比程昱更加清楚。

“眼下兖州士族和凉州诸将行事在即,曹某布局多时,正是想借此机会将他们连根拔除,如此便是一劳永逸、万世社稷之所赖,可在这种时候,陶商小贼若是图谋不轨,在背后捅曹某一刀子,只怕会有些麻烦。”

说罢,曹操又看向了董昭。

董昭是个长相极为亲善的胖墩,整天笑眯眯的,看起来亲善和蔼,那慈眉善目的相貌犹如弥勒佛一般,与整日黑着脸,一脸严肃的程昱,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

听了程昱和曹操的对话,董昭一边笑,一边和善的宽慰道:“明公也不需过于忧虑,陶商打下梁国的兵马不过数万,且多为步卒,少有骑兵,就算是他与兖州的士族同时发难,以明公手中的兵力也足矣应付,眼下我们要揣摩的,就是陶商小贼心中所想的到底是什么?他究竟是否有意继续与明公为敌,或是有图谋兖州之心。”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道:“陶商那小子,说实话,曹某对他还是非常欣赏的,他年纪轻轻,深有谋略且多富智谋,这个人,能力绝对是有的,但他平日里办的那些事,着实又与市井之人无异……眼下曹某最揣摩不清的,便是其人志向如何!”

董昭笑着道:“这天下之人纵然是再有智谋,但若是胸中没有海纳百川,吞吐山河的格局与志气,也是无用,这眼下,或许就是可以看出陶商小贼胸中格局的大好时机。”

董昭这个人,虽然整天笑嘻嘻的看着是个老好人一般,但曹操深知董昭擅长揣摩他人的心理动态,这一点绝非普通人可比。

当下,曹操问董昭道:“公仁对该如何揣摩陶商此人,有何高见?”

董昭并不着急,道:“听过明公在兖州,已是开设培训精于查探和行刺的府衙,与陶商在金陵城的校事府相若……那个,叫什么府来着?对,鹰蛇府!不妨且先让鹰蛇府的鹰士去刺探一下梁国的陶贼动向,属下或可通过陶贼行事中的痕迹,推断其真意。”

曹操听了董昭的问话,顿时一阵感到脸上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