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鲍忠和鲍韬彼此看看,心中暗自苦笑。

鲍信当年的兖州境内,声望素著,其麾下的兵马更是久经沙场,极为善战,被誉为兖州境内的第一强兵。

鲍信和刘岱相继死于青州黄巾之手后,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成为了兖州之主,并接掌了刘岱和鲍信昔日的兵将,重新安排编制并进行调整,将兖州旧日之兵划分到了其麾下的曹仁,夏侯惇等宗族将领的帐下。

至于鲍忠和鲍韬这样的人,昔日在济北军中也算素有威望的,曹操自然不敢擅用。

他们在曹操麾下,俸禄和待遇自然是有的,可谓是要吃有吃要喝有喝。

但名义上,二人也不过就是空头校尉而已,手下无兵无权,最多也就是被派出来做点零碎活,跑跑腿之类的。

并不是曹操小心眼,换成谁都得这样。

这属于是一种政治防范,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曹操的这个兖州刺史,有点属于撞大运碰来的性质——嘚瑟的太厉害了,容易丢。

鲍忠和鲍韬似是不想在这个事情上详谈,他们跟陶谦说起了正事。

却见鲍忠从袖中取出了一份简牍,交给陶谦身边的侍从,道:“陶使君,这是我家曹将军写给您的书信,烦请一阅。”

陶谦接过之后,将简牍打开,仔细的浏览当中的内容。

少时,却见陶谦放下简牍,道:“孟德公这是想将老父巨高公从琅琊郡接到兖州去了?”

鲍忠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曹老太公当年因汝南葛陂黄巾之乱,误被罢官,董卓之乱时,又携少子前往琅琊郡避祸,如今兖州诸事大定,我家曹将军想接老爷子回濮阳安家落户,只是琅琊国乃是归陶使君管辖,故此,我二人特意先来彭城向陶使君知会一声。”

陶谦的脑海中,骤然想起了当初陶商曾写信告诫自己:一旦曹操要接老夫回乡,徐州跟这事一定要离的越远越好,千万不能沾手。

大麻烦躲的越远越好!

虽然不知道陶商意欲何为,但陶谦在心中还是谨慎的告诫自己,要相信自己儿子的话,毕竟陶商是不会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