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陶商施了一礼,面上露出苦楚之色,道:“徐州军监军陶商,不曾得到盟主允许,擅自擒下贼将徐荣,后亦不曾交付,今特来向盟主请罪。”

袁绍的表情显示他确实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看来孙坚没有骗自己,总算他说了一句真话。

“陶公子坦白的还算是时候,不然的话,袁某择日,只怕就要亲自去徐州军的军营,问问公子究竟是何居心了?”

陶商心中编排了袁绍一溜小脏话,但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道:“盟主这么说,却是让陶某为难,平心而论,陶某拿下徐荣,确实是有将他收降在帐下之意……但这并不代表陶某有二心,相反的,陶某对于盟主的忠心,却是可招日月。”

袁绍抱着膀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哦?这倒是奇了,陶公子私自扣下徐荣,反倒说是对吾忠心?袁某却还得仔细请教才是。”

第0081章 附庸

袁绍的话充满了讽刺意味,陶商听的出来,对于这件事,袁盟主的内心中确实是介怀的。

一个极重自尊的盟主,是需要诸侯们好好尊敬爱护的,不仅仅是从身体的上,还有内心。

陶商的行为很显然伤了袁绍的玻璃心,不是写一篇三千字的检讨能够蒙混过关的。

陶商叹了口气,道:“袁公名门之后,英武之名,海内众所周知,陶某在盟主面前,便实话实说了吧。”

这一句‘’英武之名,海内众所周知‘’倒是挺对袁绍的胃口。

袁绍本人很英明,但多少沾了一点浮华虚荣之气,而且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对和他相貌一样很俊朗的人,潜意识里都是有些偏颇的……正所谓独漂漂不如众漂漂。

对这个相貌英俊、文质彬彬的少年,袁绍心中虽然不甚以为意,但实打实的有几分好感……这事也就是小鲜肉犯犯,换成孔伷那样的老瓜皮,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先扒他三层皮。

见陶商说话时的语气很是诚恳,颇有发自内心的歉意。袁绍不由在心中暗道:别的且先不论,这孩子的涵养气质,端的是少有人能比……我那长子袁谭和这孩子差不多大,却并无这等风雅气度。

陶商不知道袁绍此刻脑中的想法,筹措言词道:“袁公其实多少也能看出一点在下的想法,徐州本土无大将,徐荣是位善于用兵的将军,陶某擒下徐荣,确实是想碰碰运气,试着让他归附徐州,做我徐州军的重镇。”

袁绍点了点头,干巴巴道:“不错,除此之外,你也不会有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