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的曹操,终究还不是后来的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汉司空、大汉丞相、魏公魏王……
陶商看的出,现在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僭越的想法——他的心中想的全都是应该怎么匡扶汉室,应该如何打败董卓,又该如何救驾天子,又该如何还天下以清平。
这是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当这么多人因为各自的心机,而互相推诿责任的时候,只有曹操敢于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不是傻,而是气度!是大局观!
别看帐内有十多路诸侯,但其他人心中的志气和抱负,包括忠义之心——加起来也不如曹操一人。
袁绍摸着下颚的三捋飘须,默默的沉思了一会,赞赏道:“孟德之言甚善,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等人纷纷出口表示赞同。
有人背黑锅了,他们自然高兴!
袁绍站起身来,道:“好,既然如此,那河内一路便由袁某同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广陵太守张超,北海太守孔融等负责;酸枣中路,则由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吾弟袁遗,济北相鲍信,北平太守公孙瓒和孟德人等负责;南方一路,便由颍川刺史孔州,长沙太守孙坚,徐州刺史陶商公子负责;冀州牧韩馥在后方负责北面的粮草调度,吾弟袁术在南面负责粮草供给,众位以为如何?”
诸侯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袁术虽心下不平,但袁绍让他总督南部粮草,终归还算是把他当自己人看……虽然也有不想让他立功的嫌疑,但能守在后方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实力,袁术也无话可说了。
不过令人万没想到的是,曹操居然起身,对袁绍道:“南方一路,只有三路诸侯,未免有些薄弱,万一董贼先集中精锐兵力进攻阳城,恐有所失,不如由曹某率兵前往南方一路协助他们,如何?”
袁绍将曹操放在中路,也是因为中路的诸侯较多,实力颇强。
袁绍有意保护曹操,想让他尽量减少损失……毕竟曹操刚刚在陈留起兵,手下兵微将寡……说是一路诸侯,但名义上却还是张邈的部下。
曹操主动要调往南面一路,令袁绍有些为难。
有心劝一劝这位老朋友,但各路诸侯都在这里,有些话实在是不太方便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