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是要出门吗?我们这里可以为您代叫黄包车,或者是临时租赁汽车?”大堂内的侍者礼貌的提醒一声。
“哦,不用汽车了,给我叫一辆黄包车好了。”尾崎微微一颔首。
“好的,先生,您稍等。”侍者飞快的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辆看上去比大街上的大多数黄包车干净的黄包车停在了门口,车夫居然是一口流利的日语:“先生,您要去哪儿?”
“乐善酒家。”
“好咧,您坐稳了……”
日本人是不会拉黄包车的,除非是特高课的便衣特工伪装的,不过,尾崎自有一套辨认的方法。
真的黄包车夫跟假的是有区别的。
他可是在上海生活过的,很多东西尽管有变化,但黄包车夫可不会变,因为很多习惯都不是一天才形成的。
什么姿势拉车最省力,怎么转弯,怎么会车……
还有车夫之间打招呼的语言,类似于江湖切口,这都必须是真正这一行的人才知道,外人只能是一知半解。
当然,尾崎想不到的是,这拉黄包车的的确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是最后76号督察处的人。
从礼查饭店道乐善酒家也就二十分钟。
尾崎三郎下了车,付了车钱,黄包车夫也没多话一句,收了钱,往前走了几步,很快就接了一个活儿,拉着人离开了。
尾崎三郎这才转身过来,进了乐善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