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北关内只有三千步卒可以守城,那两万定远军和你带来的八千羽林军,则都是骑兵,依我之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派出两万铁骑,端了那几个还在增加人数的蛮戎堡垒。”
苏白摇了摇头,反对他的想法:“若那堡垒只是诱饵呢,一旦莫顿发现大军出城了,直接攻打剑北关怎么办!”
“那我们便立即回援,反包了他们。”
“一百里,就算是骑兵也来不及。关外的堡垒足足五个,可两万铁骑若是分散了,不一定能一口气全部端掉。”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讨论起来,楚凛想要带骑兵出关搏一搏,苏白却觉得剑北关不容有失,还不如固守。
楚晔也不打扰,待他们僵持住了,他才从怀中掏出三个锦囊。
楚凛停下来,好奇问道:“这是?”
楚晔拿起绣着“壹”字的锦囊,解释道:“小六在临走前,送了我三个锦囊,她说让我来到剑北关后,才能打开第一个。”
说着,他从锦囊内拿出一张纸条。
三人同时看去,只见纸条上只写了一行小字:
【出城,诈败,匿于关外,迂回入雪原,关内只留少量将士固守。】
“迂回入雪原?”
楚凛看着纸条,目光落在其中的五个字上,沉思了片刻,面露疑惑。
“出城诈败,然后隐藏起来我明白。先派两万铁骑出城主动攻打那些堡垒,假装败退回关,实则隐藏在关外,等蛮戎放松警惕再出击,如此可以打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可为何要迂回雪原?”
“没想到永宁公主也支持主动出击,可若关内只留少量将士,蛮戎一旦发现,拼命攻城,剑北关一旦不保,岂不是酿成大祸。”苏白眉头紧皱。
楚晔看着二人,道:“你们应该知道莫顿已经与雍国达成约定的事吧,只要莫顿攻城,雍国玄甲军就会攻打南府,但玄甲军具体怎么打,他们却没有商议好。”
楚凛点了点头,面容更加严肃,漆黑的眼眸深沉复杂:“我知道,但如今剑北关的安危要紧,已经不允许我和苏白考虑玄甲军攻打南府的事了。”
楚晔微微一笑,道:“不,我的意思是,换言之,蛮戎和雍国看似合作,却互相并不信任,莫顿一日没见到玄甲军攻打南府,就一日不会冒死攻城。”
“而小六这个锦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莫顿想要等待玄甲军的动静——他们短时间内,不会真的攻打剑北关。”
“你是说,他们想两面夹击,给南府与北府双重压力,所以莫顿需要确保玄甲军的动作。”
“正是,就算莫顿这几日攻城,也都是佯攻,而且他们也知道关内两万骑兵都不善守城,所以关内留少数人,伪装成关内人数很多的模样,再暗中把骑兵派出去,是完全是可以的。”
听完楚晔的话,楚凛已经跃跃欲试。
苏白却还是忍不住问道:“可如果莫顿真的趁关内空虚……剑北关是大燕抵御蛮戎最重要的屏障,绝不允许有任何意外。”
楚晔又摸了摸,拿出楚霆骁的圣旨。
“剑北关,不会有意外!”他将圣旨展开,指给两人看,“半个月前,父皇已经联系了晋国,此刻晋国援军,正在赶来剑北关的路上!”
圣旨的内容和三人没什么关系,上面却按着魏远山还是皇子时候的印章。
魏远山写道,为了感谢大燕帮助他夺回皇位,他愿以晋皇的身份,承诺燕国三件事。
八千山越战马,保证公主安危,这是第一件事;
与大燕交好,互通有无,互不侵犯,这是第二件事;
若蛮戎进犯,大燕边境有难,晋国愿发兵支援,与大燕共抗蛮戎——
这,是第三件事!
苏白双眸一颤,眼中闪过精光,道:
“也就是说,剑北关不会有失,相反,只要我们迂回雪原,就可以趁莫顿召集兵马而导致他们的王庭后方空虚的时候,直捣黄龙,釜底抽薪!”
“是啊,”楚晔将纸条又塞回锦囊,“唉,不知道六六的另外两个锦囊又写了什么,她跟我说,要等我来剑北关十日之后,才能打开第二个。”
楚凛抬起头,望着身侧的黑龙旗,他的头发被狂风吹起,虎目凌冽而深沉,一字一顿:“犯我大燕者,虽远,必诛。”
“我立即去点定远军一万,羽林军八千,今晚便夜袭敌营!”苏白迅速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