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二自己面上竭力装作一点都不意外,可心情那却简直是惊呆了。什么?分班?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未来妹夫你怎么也不和我这个二舅哥提早说一声!
在这鸦雀无声的环境中,张寿慢条斯理地说:“太祖皇帝当年设此半山堂的时候,是因为你们不适合国子监其他六堂,所以别设一堂。从来就没有任由半山堂的监生自生自灭的意思,但在我接手之前,说一句实话,其实半山堂就是名存实亡,自生自灭。”
“但现在转眼间就已经过去快半年了,你们之中有些人不甘被小瞧,于是奋力上进,这份志向不但我看在眼里,常常会调阅考试卷子的皇上其实也看在眼里。所以,我早就建议皇上,重新按照进度遴选分班,不让任何有天赋才情,任何有凌云之志的人埋没。”
“初步的意向,是半山堂再分成三堂,每堂三十余人,也就差不多了。至于老师不够的问题,算学课由我亲自遴选过的优秀九章堂监生来讲,讲史则由皇上钦点合适的老师,但我也会不时讲课,至于物理,当然还是我来讲。其中,第一堂以三皇子和四皇子作为标杆。”
看到底下一大片人的脸色都有些发黑,张寿就呵呵笑道:“这才刚刚过了年,三皇子八岁,四皇子七岁,但他们在之前月考岁考中的成绩,有目共睹。想来也不会有人厚颜说,我给他们另外开过小灶,因为我就算想也分身乏术。所以,要跻身第一堂,成绩得高于他们。”
如果可以,有人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比不上其他人也就算了,却还比不过两个七八岁的孩子,这确实是太丢脸了!
就连朱二,心情也是七上八下。要知道,他这几个月算是挺用功了,但要说次次都超过三皇子和四皇子,那却没有——那两个小子贼精,算学和物理天赋相当强!
如果他这个代斋长还落在第一堂之外,那还有没有面子?
然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张寿就继续说道:“第二堂,遴选的是有特殊才能的人。就比如陆三郎一样,如果不是有九章堂,他那点特殊的天赋也就浪费了。所以,自觉有其他天赋才能的人,可以上书自述,回头自然会一一考核,届时进了第二堂,也会因材施教。”
见有些人喜形于色,比如自认为“好农”的朱二,有些人却垂头丧气,张寿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至于第三堂,进度稍慢,然则却知向上者,从无缺席,功课也从无缺失的,便在此堂继续扎牢根基,争取日后再进第一堂。至于剩下的……皇上说了,都到军中操练去!”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对调
刚刚出去通风报信的几人,此时正蹑手蹑脚回到各自座位,只来得及听到张寿说第三堂如何如何,这屁股还没落到椅子上,就听到了最后军中操练四个字,他们正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突然就只觉得四周围目光顷刻之间全都齐刷刷转向了自己。
那一刻,几个人全都傻眼了。虽说这是课间出去迟到,但也就这么一小会儿,怎么就好像成了众矢之的?张寿这个国子博士往常说是严格,可至少不像绳愆厅徐黑子难打交道……难不成是因为他们刚刚探问的事情涉及赵国公朱泾的缘故?
见这迟到的几人还在发懵,张寿就似笑非笑地说:“代斋长,你起来给他们说说半山堂即将分班这件事。”
朱二只觉得扬眉吐气,他居高临下地俯视了那几个人一眼,随即慢悠悠地把张寿的原话一一重复了一遍。当然,他记性没那么好,没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只能说个大概,但是,他却按照自己的理解添油加醋了一番,充分称赞了好学者和才能者,贬低了投机者。
即便如此,那几个人中除却一个成绩素来尚可的,其余全都面如土色。从前他们确实觉得,天天来国子监点卯混日子根本就是耽误时间,恨不得能让他们继续斗鸡遛狗当一个富贵闲人,可在皇帝也常常关注此地的情况下,退出半山堂就成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