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定。”沈明河轻笑一声。把折子往他面前送,玩味儿道。“咱们就猜殿试之后,礼部到时候原原本本拿来的会谁是第一。”

“你怕不是想看看安国公功力如何?看看那朝中上下是对他马首是瞻。还是不过逢场作戏,各取所需罢了。”迟音眨眨眼,这才回过味儿来,幽幽道。

他知道沈明河思虑的有道理。安国公而今看似风头无两。可他到底不是顾行知。顾行知当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和这京城贵胄无亲无故,因此能说一不二,下得去手也狠得下心。自然治得住那些将自个儿命看得比天还高的达官贵人。

吕谦却不一样。安国公在京城声名烜赫,哪怕再清高,也不能跟人断了交情。而今他势大,那些曾经交情不浅的人自然会想要借着东风扶摇直上,赶着过来跟他虚与委蛇。可多少人就有多少心思。这些人心思诡谲,各自为各自谋好处儿,有几个是真心帮他的,可不太好说。

再小心,也耐不住人情世故。再强硬,总有人见缝插针。迟音不怕吕谦和人虚与委蛇,摆弄着权势当人情。迟音只怕吕谦力不从心,不知什么时候也被蒙在鼓里被人摆一道。不仅费心费力,到头来却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可春闱好歹是正经的,文章就放在这里。这当中有多少浑水摸鱼,有多少名不副实,多少通过通融才进来的。只要看了文章,其形立显。跟吕谦打招呼的一比,什么都出来了。

“这样想也可以,看吧。”沈明河没多说,瞥他一眼,说着话也轻轻落落的。

“等等,你就是想把朕淹死在这卷宗里吧!”迟音看到折子下面成堆的卷子后才痛心疾首地发现沈明河的最终目的。

“再是天资卓越,也要勤勉读书。你这般聪明,不过这么些文章,定不在话下。”沈明河凑近他,一双凤眸里了无波澜,低沉着声音道。“这天下总有一天是要你自己去掌着的。现在多吃一分苦,日后才更得心应手。你很信赖本王,本王很欢喜,可你不能依赖本王能替你批一辈子的折子。你前几日不是对今年科举感兴趣?不若看看他们的文章,本王也算是因材施教。”

怪不得,怪不得沈明河前几日要看这么久的裹脚布!现在好了,他不仅自己看,还要带着他看。

“可朕把你搬回宫不是为了您跟个老夫子一般敦促朕用功读书的。”迟音抽抽鼻子,只差在脸上写出你无情你无义几个大字了,惨兮兮道。“岁月静好,咱们在一起不是该风花雪月吗?你却想着让朕读书批折子?你无耻。”

“你该庆幸。本王尚有良知,念你年纪尚小,给你书读。可知历史上其他摄政王可是直接想方设法让你乐不思蜀的。”

一句话,正经摄政王才让你好好学习,不正经的摄政王恨不得你日日笙歌,从此不早朝。你要不好好学习,怎对得起摄政王大人的拳拳之心。

迟音说不过他,只能含着泪委委屈屈地埋头看卷子。

能从泱泱文人中脱颖而出的文章自然不算太差。迟音不至于看不下去。只不过实在是太多了。迟音看了十余日,只觉得看到最后已然麻木了。问就是都写的好,你要说好在哪里?那谁知道啊。不,沈明河肯定知道!

“所以,皇帝猜谁?”沈明河却不管他那生无可恋的样子。一张一张地拿起来考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