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俌细细一琢磨,连连点头,“传令下去,将士赶紧整顿城防,把城墙有缺口的地方赶紧补上,没有老夫的命令,任何人皆不得带兵出城……同时派人坐船,顺青通河而下直入长江,到南京去,叫张永想方设法为咱补给……咱就是要跟宁王打消耗战!”
……
……
徐俌撤兵青阳县城后,宁王面临两难的抉择。
从青阳县到安庆府城,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若是朝廷两路兵马联合起来跟他交战,他麾下这三万多兵马根本无法做到两头兼顾,而且宁王最担心的便是沈溪领兵西进。
宁王没有牢牢地把握住战机,在九华谷地这一预设战场全歼魏国公所部,实际上已失去战略上的主动。
朝廷两路兵马等于扼住宁王大军进攻南京城的咽喉,宁王绝对不敢在失去后勤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南京城。
最为关键的是,宁王没法保证他进攻南京城时,沈溪不会出兵。
如果宁王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南京城,或者说宁王兵马开到南京后没人开城献降,那他将无任何翻盘的机会。
如此境况下,宁王必须做取舍,是继续冒着后勤随时中断的风险,围攻青阳县城,彻底歼灭魏国公率领的这路兵马,还是说先回师,把目标放到安庆府城上……只要拿下安庆府城,杀死朱厚照,那就全盘皆活。
最后一个无奈的选择就是撤回江西境内,以逸待劳,依托地利跟朝廷兵马周旋。
正当宁王纠结下一步战略如何安排时,朱厚照刚刚得知有关九华谷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
张苑跟皇帝禀奏的战报中,直接把徐俌这一仗说成近乎全军覆没的惨败。
一来是因为前线战报不详,二来是张苑忌惮徐俌跟张永、小拧子等人的合作,故意在皇帝面前加以攻讦。
……
……
“败了?怎么又败了?才一天工夫,怎么就先胜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