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毕竟并非节庆日,南京各衙照常运转,来见的人要么是在休沐,要么是像王佐这样本身需要跟沈溪沟通和接洽的官员。
城外并未有百姓列队迎接,道路早已被羽林卫封锁。
魏国公徐俌在江南势力盘根错节,在他的安排下,城外各处都有官兵把守,这也是提防有人对沈溪不利而特意做出的举措。
仪凤门外,沈溪并未跟迎接的官员和士绅代表有任何交谈,跟徐俌和王佐简单交流,便准备骑上随从牵来的战马。
徐俌见状劝解道:“之厚还是乘坐马车进城吧,这几日南京地面不太平,老夫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
以年岁来说,徐俌可以当沈溪的祖父,不过从官职和在朝中的地位上来说,却比不上沈溪。
如此一来两人之间便形成身份上的落差,徐俌说话时只能拿出长辈的态度,希望沈溪能尊重这种辈分的差距。
沈溪笑道:“多谢魏国公好意,不过在下还是喜欢骑马而行。”
本来徐俌还觉得沈溪“识相”,但在看到这种拒不合作的态度后,马上感觉沈溪是故意跟他唱反调,心想:“我好心好意提醒你危险,你非但不领情,还跟我对着来,死了活该。”
就在徐俌面露苦笑,假意再劝说几句时,王佐开腔了:“我等也随沈尚书骑马入城便是。”
王佐乃成化十四年进士,今年已经快七十岁,在弘治朝担任太常寺少卿和光禄寺少卿时曾跟沈溪多次打过交道,算是故人,所以从一开始见到沈溪便显得异常热情。
徐俌瞥了王佐一眼,皱了皱眉,好像在说你个老家伙出来凑什么热闹?
徐俌的名声不好,王佐也好不到哪儿去,说起来二人都是因结交阉党受到牵连,唯一的区别是徐俌是自己主动巴结刘瑾,而王佐则是为儿子王云凤所累。
王佐的儿子王云凤,乃成化二十年进士,张彩担任吏部尚书后将其破格提拔为国子监祭酒,故此打上阉党的烙印,刘瑾死后朝廷勒令王云凤致仕,王佐受到牵连,只能在南京户部尚书任上养老。
要不是王佐对儿子有劝谏之言,还有便是以前的名声很高,恐怕也是早就离开朝堂,这其中就有沈溪在刘瑾案后盖棺论定,对阉党涉案人等既往不咎,所以王佐对沈溪的态度非常友善。
沈溪笑道:“王尚书,我们一同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