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张太后应了一声,仔细想了下重重点头:“杨卿家,你说的都很有道理,哀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既然你觉得这么做合适,便帮哀家拟定旨意……哀家希望这件事不要惊动沈卿家,他毕竟是我大明少有的功臣!”
最后张太后说是要维护沈溪周全,但其实还是支持了杨廷和的建议,如此一来更加体现出朝廷对沈溪的不信任。
杨廷和恭敬行礼:“臣遵旨!”
……
……
有杨廷和帮忙拟定懿旨,一切都很顺利。
其实杨廷和在来拜见张太后前便已有了详细计划,所以做起事来干净利落,很快便处置好一切,这也是张太后最欣赏他的地方。
懿旨拟好后迅速发往宫外,虽然大明有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但自古以来孤儿寡母的时候太后的地位都与众不同,张太后如今只是不垂帘听政而已,若她有心的话,至少她有资格过问朝政,而且朝中文武都会听她的。
尤其是在朱厚照不在京城,没人当主心骨的时候,张太后的地位随之凸显,朝廷上下的事情她基本可以做主,这也跟有杨廷和、梁储等大臣鼎力支持有关。
尤其是杨廷和,背后并不仅仅站着谢迁,还有朝中很多跟他关系密切的老臣,以及一些态度中立的文官,诸如何鉴、杨一清等人此时也都完全支持杨廷和,俨然将杨廷和当成大明宰辅看待。
就在杨廷和拿着懿旨,准备去见杨一清,商议保护皇帝以及平息地方叛乱时,没等他出大明门,就被内阁同僚梁储拦了下来。
梁储郑重其事地道:“介夫,有事想跟你商议一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杨廷和急不可耐地道:“叔厚请见谅,我这边有重要事情处置,等完成任务后,自会回来跟你说清楚。”
说着杨廷和便要往宫外走,却被梁储再次拦住。
此时杨廷和基本能确定梁储前来,就是跟他说关于沈溪,以及他现在为张太后所做的事情。
梁储在内阁排位到底在杨廷和之上,以目前的情况看,就算谢迁致仕,继承首辅位置的人也是梁储而不是杨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