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0页

寒门状元[校对版] 天子 1252 字 2022-10-24

延绥镇驻地榆林卫到宁夏镇城,距离大概为八百里,能在七天时间里走上八百里,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是急行军。

沈溪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杨一清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便从京师赶到前线的?毕竟那是两千多里路,用一个多月时间赶到,简直是匪夷所思。

或许是受军功驱使,不过从中也让沈溪看到杨一清卓绝不凡的能力。

行军两天,走了大概二百五十里路,士兵们已叫苦不迭。

这可说是走得最急的一段,驻军后士兵们赶紧找地方休息,甚至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按照他们的想法,行军路上有的是时间吃干粮顺带喝水,一旦停下来,最好是尽快找到地方睡觉,以缓解疲劳。

而军中最辛苦的,莫过于那些行军一日后,还要轮值守夜的士兵。好在沈溪定下轮换制度,守夜官兵主要从骑兵中调派,以百人为一班,每一个时辰换一班,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保证士兵休息时间。

不过,具体实施的效果没想象的那么好,毕竟班次多了,意味着被折腾起来守夜的人也多。

夜深人静,沈溪在中军大帐继续查阅公文,不时写写画画。

他的营帐总会亮灯到黎明,这样无形中给士兵们增加了一种信心——看看,连沈大人都没睡,我们有什么道理偷懒?

但沈溪的情况显然跟这些士兵不一样,他有战马代步,累了可以回马车休息,而且最重要的是身边有人为他捏腰捶腿。

这一路,李衿自己也很辛苦,到底是一介女流,却在没有减震的马车里颠簸,一路跟着大军从宣府往宁夏,沈溪心里很过意不去。

这天晚上,林恒又迫不及待进沈溪营帐催促行军。

或许是察觉沈溪对他的态度与以往不同,尽管林恒心里很着急,也只能假借问询情报的名义,到中军大帐来催促。

“……林将军,我说过了,行军切不可操之过急,若士兵太过疲累,路上遭遇危险时便会力不从心。你尽管放心便好,这次军功我一定帮你们争取,毕竟杨巡抚晚一步进城,并未参与到平叛战事中……”

沈溪不断给林恒摆事实讲道理,但林恒就是听不进去。

在林恒看来,文官看不起武将,杨一清不可能那么爽快把军功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