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间,张懋觉得这是沈溪自己造成,非战之罪。
夏儒问道:“那是否可以想办法跟陛下见面,追回圣谕呢?”
张懋摇头:“劝也无用,何况现在谁能面圣?如今陛下留滞豹房,许久都未曾过问朝事……”
“再者,这官员去留问题,岂能由臣子决定?况且现在决定权不在文臣手里,而是落入宫中权阉之手……”
“回头见见于乔,看他怎么说。”
朱辅悲叹:“这会儿去见谢少傅也无济于事,若能转圜的话,谢少傅岂能无所作为?对了,新任兵部尚书是……”
“兵部侍郎,曹元。”张懋道。
听到这名字,夏儒和朱辅同时沉默。
过了许久,张懋若有所思道:“之前朝中局势,于乔有沈之厚相助,大致能跟刘瑾领衔的阉党维持个均势,但如今沈之厚外调,下一步于乔手上的权力肯定会被刘瑾逐步蚕食,六部一旦沦丧,五军都督府怕是也在劫难逃啊!”
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
沈溪外调宣府的消息,在最短时间内传遍京城。
很多人表示惋惜,但也有部分人觉得沈溪便贬黜完全是咎由自取,毕竟沈溪公然在朝堂上批评朱厚照是事实。
没有皇帝愿意被人指责,沈溪所言,影响极为恶劣。
加之刘瑾有意挑拨,在民间形成了舆论风潮,最后的结果,就是沈溪出力不讨好,朝中许多人觉得沈溪活该。
本来一个年方二十的青年在朝中担任部堂,就有大把年长的官员不服,如此一来更多人拥护朱厚照的决定,认为将沈溪调到宣府“人尽其才”乃是理所当然。
在这件事上,最不甘心的人并非是沈溪,而是谢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