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听,怒不可遏:“你个狗东西,竟敢指使起朕来了?”
刘瑾哀嚎着辩解:“老奴乃是为陛下颜面着想……试想沈尚书大庭广众之下对您无礼,却未受惩处,明日就会有更多文臣在陛下面前说三道四。沈尚书攻击的并不止老奴一人,他竟然说陛下您……有些话老奴实在不想重提啊。”
这个时候,刘瑾千方百计想挑起朱厚照内心中那根不想被人挑起来的刺。
朱厚照果然中计,想起当日沈溪所说的话,其中提到他的部分,拿他跟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无道昏君唐玄宗相比,心中就一阵不舒服。
朕岂是亡国之君?分明是危言耸听!
“够了!”
朱厚照一拍桌子,“无论沈尚书做过什么,都是朝廷栋梁,朕既然决定既往不咎,就无需你来为朕着想……你算什么东西?”
刘瑾继续劝谏:“陛下,老奴做这一切,没有任何私心……老奴明白陛下知晓老奴所做的事情后必震怒,认为是在蓄意打压沈尚书……但请陛下想一下,老奴明知您对沈尚书赞赏有加,为何还坚持如此做,这不是对沈尚书的指责不打自招吗?”
朱厚照不由皱眉,刘瑾这话,说得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刘瑾再浑,也该知道朕不会为难沈先生,但他还坚持这么做,不是让朕认定他是个擅权之人吗……他这么做纯粹是多此一举……如果他够聪明的话,就应该当这件事没发生过,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会强自出头。”
刘瑾做事越不合逻辑,朱厚照越想不明白,反倒觉得刘瑾未必是奸臣。
这也跟刘瑾提前叫人把银子送来有关,朱厚照手头有了钱,心里面舒坦不少,而且平时朝事皆由刘瑾处置,他不用劳心劳力,跟刘瑾去宣府时朝中乱成一团相比较,自然觉得刘瑾是个能臣。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刘瑾做事牢靠的思想开始扎根,所以此时就算朱厚照有所怀疑,心底还是愿意相信刘瑾。
朱厚照挥挥手道:“朕决定的事情,不容更改!朕颜面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维系一年后平草原之国策!”
刘瑾哀求道:“陛下明鉴,大明功臣良将众多,若人人犯错都不惩罚,那要大明律例何用?陛下,老奴做错事,自甘受罚,为何到沈尚书这里……却要法外开恩呢?”
刘瑾不愿善罢甘休。
我好不容易找到沈之厚的过错,自然要把这文章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