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迁没得到张太后更多保障。
但张太后也算是给面子,写了道懿旨给谢迁,交由谢迁拿去对刘瑾宣读。
谢迁跟王鉴之出了永寿宫,脸上仍旧带着几分郁闷,王鉴之道:“于乔目的不是达成了?还不快些去司礼监,对刘瑾施压?”
谢迁叹道:“我终于想明白了,现在朝廷已不再是先皇时的朝廷,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人心叵测,朝不保夕……沈家小儿很可能要成为朝廷斗争的牺牲品。”
“于乔,你……”王鉴之有些意外,道,“之前你进宫的时候,可是信心满满,为何现在如此颓丧?”
“哼哼!”
谢迁轻哼一声,手上拿着张太后的懿旨,沉重地说道,“你觉得太后这道懿旨,拿到刘瑾面前宣读,他会遵从?我们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
王鉴之没说什么,在他看来,这样的懿旨的确没什么价值。
谢迁继续道:“刘瑾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不是亲自弹劾沈溪小儿,跟太后所说一样,本身就是沈溪小儿做事太过极端,有错在先,这才让刘瑾有机会借题发挥!”
王鉴之道:“就算如此,之厚也是情有可原,他可是在帮你我,帮朝廷……难道在刘瑾步步紧逼下,他用这种方式对陛下进言,有错吗?”
谢迁没有回答,脸色很难看。
“别想那么多了,于乔,你我都不是年轻人,或许正是少了之厚的勇气和魄力,才导致今天这个不利局面。现在我等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留之厚在朝中!”
王鉴之语气显得很急迫。
因为这时候他意识到一件事,之前张太后派人去找寻刘瑾说事,刘瑾定嗅出风声不对,以其狡猾成性,必然会有所动作。而沈溪一旦离朝,失去这个强有力的臂助,他刑部尚书也当不长了。
王鉴之见谢迁不想走,急道:“于乔,现在已打草惊蛇,难道你非要等到之厚离朝,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