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瞪了刘瑾一眼,似在怪责其多嘴多舌,但沈溪察觉到,小皇帝这会儿根本没有真正怪罪刘瑾的意思。
朱厚照和刘瑾基本已是“狼狈为奸”,说不清到底谁对大明朝廷的破坏力更大……刘瑾固然可恶,但要不是朱厚照纵容,断不会出现如今目前大臣离心离德的情况。
朱厚照道:“沈尚书不必遮掩,有话直说便可。”
沈溪道:“既然陛下让说,那臣就讲一些自己的浅见……嗯,还是见吧!”
“啊?”
朱厚照对沈溪的建议非常意外,这个回答太过直接了,一时间他竟然没反应过来。
刘瑾皱眉:“沈尚书,您这意见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为何要接见那些番邦使节?你得说出个理由来,陛下准备平定草原,撕破脸是迟早的事情,现在你却说要赐见其使节,这不是对敌示弱吗?”
大明自立国以来便不与草原部族苟且,近百年来边关战火不断,朝廷只有在战败或者没精力跟草原人交战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和谈,开放一两个口岸做生意,等大明元气恢复后,贸易口岸就随之关闭,然后再次进入战争模式。
沈溪道:“见个番邦使节,便是示弱,那以刘公公之意,大明君主以前接见高丽、琉球等国使节,都是示弱咯?”
“嗯?”
刘瑾瞠目结舌,无法置答。论辩才,他自认跟沈溪有一定差距,之所以插话是不想让沈溪在朱厚照面前占据主动,在他想来,朱厚照没有让他回避,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量……他的存在,可以缓解一下君臣间的紧张氛围。
朱厚照一抬手,打断沈溪跟刘瑾间的对话,问道:“沈尚书,你可以说说具体原因吗?”
沈溪道:“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沈溪的回答依然很简单,朱厚照听了却需要琢磨很长时间,因为这话蕴藏的信息量实在太大。
“例行公事,例行公事……”朱厚照思索半晌后,微微点了点头,“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见或者不见都那样,不如见见,这样也算是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沈尚书是这意思吧?”
沈溪站起身,恭敬行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