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区别便是沈溪在朝中的地位已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带着这种想法,戴义跟着谢迁到了兵部衙门。
待门口守卫闻讯进入通传,兵部官员恭敬出迎,谢迁上前一问,才知道沈溪不在,已回家去了。
谢迁心头火起,不耐烦地问道:“他回府作甚?难道不知今日朝中发生大事吗?”
出来接待谢迁和戴义的兵部官员是王守仁,听到这番指责的话语,他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今日乃沈尚书休沐之日,他到兵部来只是为处理积压的公务,他出去见了一个客人,回来便放下一切回府了。”
“客人?”
谢迁老脸横皱,问道,“什么人?”
王守仁摇头:“下官不知。”
谢迁心中满是怒火,先舒了口气,缓和下心情,这才道:“老夫有要事办理,这次非见到沈之厚不可,就算他回府,老夫也要将其找到,跟他讨个对策。”
王守仁没有撒谎,沈溪确实是见过朱厚照后便打道回府了。
朱厚照跟太后间是否有矛盾,或者跟皇后间是否锦瑟和谐,又或者接下来要使什么小性子,这都跟他没直接关系。
回朝履任兵部尚书,沈溪防备的对象是刘瑾,而不是胡作非为的朱厚照。
历史上朱厚照同样乱来,正德朝照样延续十几年。
不管皇帝再荒唐胡闹,但朝廷还是按照固定的轨迹运行,毕竟弘治朝根基打得好,孝宗为正德皇帝留下许多名臣班底,朝廷未因此而发生大的变乱,只是国力由鼎盛开始进入衰退期罢了。
不过有了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人口数量也将逐步增加,有了这些作基础,沈溪觉得调教朱厚照一事可以慢慢来,不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