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4页

寒门状元[校对版] 天子 1377 字 2022-10-24

王鏊有些着急,心想,你谢于乔强出头做什么?现在谁都知道是沈之厚回朝跟陛下提出平鞑靼之国策,你要担责,担得起吗?

谢迁对沈溪耳提面命,好像沈溪从未参加过朝会一般,其实沈溪出席朝会次数是很少,但经验还是有的,不过之前都基本是被皇帝委派差事,毕竟他从未在六部、科道和各寺司衙门任职,孝宗对他的提拔仅限外放地方,刘健和李东阳等人的打压,让他在朝中根本没机会出头。

但该懂的规矩,沈溪都明白,毕竟他是状元出身,礼数了然于胸。

过了小半个时辰,司礼监有人过来传话,告知朝会就要开始,让阁臣准备上朝。沈溪作为兵部尚书,原本要在文华殿等候入朝,但现在既然谢迁相邀,再加上沈溪是皇帝跟前又一位红人,没人计较这样的小问题。

谢迁临出发时再次叮嘱:“之厚,你一定记得,待会儿在朝会上别乱说话,满朝上下都在看着你呢。”

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闹进行到底

谢迁明白一个道理,以老臣对抗刘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帝对朝中这班老臣缺乏足够的信任,更没有耐心,根本就不纳谏,而且刘瑾已经把握老臣的命脉,使得大多数人在朝堂都得过且过,不想再穷折腾。

现在要对付刘瑾,只能靠沈溪这样的新贵。

沈溪回朝第一件事就狠狠打击了刘瑾的嚣张气焰,夺回部分朝政主导权,这次朝议沈溪完全可以进一步打击刘瑾,对此谢迁分外看重。

抵达乾清宫时,谢迁有些遗憾:“可惜没时间找大臣商议……他们要是跟之前的我那般,脑壳不开窍,回头全都埋怨之厚就不妙了。”

正想着事情,文华殿等候入朝的大臣全都过来了,平时跟谢迁关系较好的屠勋等人也在列,谢迁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对沈溪感慨了一句:“现如今六部尚书,已有半数为刘瑾控制,你可要小心些。”

沈溪稍微琢磨了一下,其实六部中,暂且明确投靠刘瑾的只有吏部尚书刘宇,其余人等尚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不过是平时对刘瑾虚以委蛇罢了。

以沈溪料想,距离朝中下一次官员更迭不会太过遥远。

刘瑾得势,主导朝中官员升迁大权,而他要跟刘瑾正面相斗,刘瑾在无法染指基本国策的情况下,就会在朝中主要部门负责人上做文章,全力孤立自己。未来一年内,眼前能剩下半数老臣留在任上都存问题。

大臣们过来,没有心思寒暄问候,因为朱厚照已在乾清宫等候多时,根本就不允许臣子有驻足闲聊的时间,直接便排成两列入殿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