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入阁人选,谢迁只是单独跟王鏊谈过,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刘瑾多少听到一些风声,知道谢迁有意推新人入阁,既然谢迁有所动作,他也不会闲着。
“……谢老儿在清查西北钱粮弊政上摆了咱家一道,咱家会在入阁人选上跟你妥协?你推荐谁,咱家一律不允,看你怎么办!”
刘瑾想在翰林院中找个既德高望重,还能听自己话的人选,推举入阁,但可惜他发现,翰苑出身的官员大多不识相。
就算有个焦芳,对他也是阳奉阴违,暗地里拉拢一些文官准备自成一系。当然,朝中对刘瑾巴结的官员多的是,可惜这些人没有翰林的身份,无法入阁,对此刘瑾没有好办法,只能把自己的妹夫孙聪叫来商议。
孙聪见到刘瑾,问明情况后,他也没辙,虽然刘瑾老奸巨猾做事无所不用其极,但孙聪自己却是恪守礼法的读书人,孙聪没有在刘瑾面前提那些阴损招数,很多建议都遵照朝廷典章制度办事,因而刘瑾执政初期,做事呈现出一副有条理的模样。
“公公要推举内阁人选,不妨从东宫讲官入手,若上了年岁的人不肯屈从,就只有从年轻讲官中挑选……”
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
东宫年轻讲官指的是靳贵,除了沈溪这个妖孽外,教导过朱厚照的先生中就数靳贵年龄小,但他今年也已年过四旬。
年岁再大一些的是杨廷和。
杨廷和比靳贵年长五岁,尚未到五十,属于东宫讲官中的“少壮派”。
在这个年代,能担任太子之师,必然学识渊博,像沈溪十三岁便列入东宫讲班者绝无仅有,而沈溪恰恰是刘瑾最忌惮之人。
刘瑾怎么都不会推举沈溪入阁,因此只能考虑拉拢靳贵和杨廷和,看看能否纳二人为己用。
刘瑾和谢迁各自为内阁大学士人选暗中谋划时,朱厚照沉溺逸乐无法自拔,完全不理朝事,就算六部和各寺司衙门有什么紧要事情汇报到他那里,也是推给刘瑾处置。
刘瑾自东华门入宫,往撷芳殿而去。
撷芳殿是朱厚照开宫市之所,年底这里又搜罗一批伶人,包括一个马戏团和一个南戏班子,朱厚照准备好好享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