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家伙,一点忠孝仁义都不讲,亏当初刘公公举荐他,现在他反而落井下石,丝毫报答恩人的心思都没有……要是他当了司礼监掌印,还不得事事都听那些文官的?”
想到这里,朱厚照心中更加生气。
之前他不是很体谅刘瑾,但想到自己跟刘健等文官的矛盾,再想到沈溪给他说的撑腰的话,让朱厚照觉得自己当皇帝应该硬气一些。
沈溪只是简单的八个字,就影响到他对整个事件的态度。
在大臣到来前,朱厚照心想:“我这么改变计划,不会被天下人耻笑吧?要不我再想想,跟那些老臣商议一下,不让刘瑾当司礼监太监算了,留下他一条狗命。朕干脆来个罪己诏,当是检讨一下自己的罪过。既不能对身边人赶尽杀绝,也不能得罪刘少傅他们啊!”
第一六六六章 强硬
紫禁城,乾清宫。
以刘健为代表的众多大臣,出现在乾清宫,他们当日参加朝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皇帝兑现昨日诺言,将刘瑾、张苑等人诛杀,再将马永成等太监送出皇宫,永不召还;其二是请皇帝指定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如果不是萧敬留任,基本上就是由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戴义进补。
朱厚照坐在龙椅上,看着玉阶下自动排成两行的大臣。
之前负责带领文臣联名上书的韩文,正在滔滔不绝列举刘瑾等人罪状。
罗列出来的四大罪状中,除结党营私和贪污腐败外,还有就是扰乱朝堂和宫内不检两条。
结党营私和贪污腐败是太监的通病,没有太监不贪污腐败,也没有太监不结党营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干儿子。
至于扰乱公堂……其实直到这个时候,刘瑾尚未获得可以撼动朝堂的权力,只是表现出一定威胁,如今被安上罪名,属于“防患于未然”,不需要你行差踏错,只需罪名听起来合情合理就行了。
而最后一条“宫内不检”,听起来好像是生活作风不检点,但其实指的是帮皇帝吃喝玩乐。
刘瑾等人必杀的理由正是“宫内不检”这一条,在文官们看来,让新皇沉迷逸乐就是奸佞所为,罪该万死。
刘健站在右边队列的最前面,他没有说话,等着韩文将罪名罗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