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写的武侠小说,是他多年积累下来的文稿,一方面他通过写小说加深前世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书坊把小说陆续刊印出来,小小地赚上一笔。但如今他已经贵为二品大员,自然不屑于这点儿毛头小利,将来倒是可以商量和登基后的朱厚照联合出版这批武侠小说,让熊孩子写序,再盖上皇帝大印,估计会行销天下,大赚特赚。
汀州府时,沈溪曾印制过一批说本和连环画,这东西在民间流传多年,经久不衰,沈溪一次给朱厚照全部找来,省得朱厚照总在他耳边念叨。
朱厚照心里虽然不爽,但怎么都要给一点面子……这是不看老师面而是看说本的面,朱厚照把说本攥在手中,问道:“先生在湖广还要待几年?”
沈溪道:“短则两三载,长则四五载,谁能说得清楚?你回京之后,安心留在皇宫里面,料想你的苦日子快到头了!”
朱厚照叫苦不迭:“先生,你也知道我在皇宫里苦啊?那可不是,巴掌大个地方,每天都在里面读书,昏天暗地不知几时是个头,之前父皇还说让我主持朝政,学习处理朝事,好好锻炼我。”
“可结果呢?刘少傅和李大学士把持朝纲,简直不把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连母后也说,这些老而不死的家伙,看起来一个个都是忠臣,但专权独断,一心要把我这个太子架空,好随他们的心意处置朝事……”
沈溪打量朱厚照,这会儿距离他历史上登基之日尚有一年多,却早早地便种下对文官集团反感的种子。
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来年为皇帝
熊孩子小心眼儿里一直留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念,谁对他好,他领谁的情,谁若是对他不好,他就会加倍奉还……说好听点儿这叫做礼尚往来,说难听的话那就是锱铢必较,年岁不大报复心却很强。
想到历史上,朱厚照登基后对文官集团无情的打压,沈溪大概便明白了朱厚照的叛逆思想有多重。
沈溪微微皱眉,道:“不管刘少傅和李大学士再怎么专权,这大明江山终归都是你的……你现在只是太子,着什么急?”
朱厚照坐下来,嘿嘿笑道:“还是先生看得明白,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哪怕他们现在叫得再欢,一副大明江山离开他们便维持不下去的架势,看我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但只要我当了皇帝,我就要他们好好见识一下我的厉害……”
“他们总以为我是孩子,成天都在父皇面前说我的坏话,我做的好他们不认同,做的不好他们更是口诛笔伐,最让人气愤的是,连父皇也认可我的地方,他们居然也能挑出毛病来,简直不可理喻!”
“沈先生,将来我登基为帝,你来当首辅大臣,我们师生同心,你帮我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我当个悠闲自在的皇帝,又或者我们一起领兵去草原,打得鞑子满地找牙……您看如何?”
沈溪不知道朱厚照哪儿来的这么心思,但细细一琢磨,便猜想或许跟张皇后平日耳渲目染有关。
张皇后虽然在历史上多有清誉,没有干政的举措,但不管怎么说始终是个妒妇,朱佑樘一脉自朱厚照而绝,与她脱不了干系。张皇后给儿子灌输的思想,是让儿子真正掌握朝廷,拥有绝对的权力。